一
几天前,庆阳的朋友送来一瓶保存了两年多的黄酒,叫老七王,是甘肃著名商标,当地特产。中秋节这天,侄子从老家泾川到平凉看我,带来了大嫂做的枣饼子,这天孩子们都回家来过节,正好可以品尝一下。看着妻烧开的黄酒,色褐不黄,虽然也有小米酒之香味,但还是能闻到那刺鼻的白酒味。说实话与父亲酿制的黄酒相比,一是色不黄,二是味不醇,不厚不香,父亲酿制的黄酒那才叫绝,真是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每年春节,如果在院子里烧开,大门外、崖背上过路人真能闻到。此父亲走了三十多年了,再也没喝上那种让人喝一口就终生难忘的美酒了……
陇东人,陕北人都爱喝黄酒。贺敬之先生曾有一首词《回延安》就写道:“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四五岁记事起,泾川县城有四个城门,都是三层楼观,南城门是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照现在讲,就是饮食一条街。我父亲有一个表弟,叫景怀才,我叫表叔,住在县城,一辈子专门在南城楼下专卖我父亲酿制的“史家黄酒”,记得不论春夏秋冬,黄酒摊前总是坐满了人,黄色的三角旗上,“史家黄酒”三个大字很醒目,在这里喝黄酒的人男女老少都有,要排队等。表叔将我家黄酒还真卖出了花样,黄酒必须用木炭烧,还有专用的壶,叫锡壶,黄酒烧开后,兑上鸡蛋花,还泡上泾川的炸果子、麻花、罐罐蒸馍;或者是喝一口黄酒、就一口刚出锅的剔骨肉、喝得人是满头大汗,吃得是满口留香。听经常喝的人说“史家黄酒”是甜、酸、苦、涩、辣五味调和、甜味适口、甜而不腻、酸味柔和爽口,苦味刚劲,涩味浓厚,辣味香浓醇和。记得县招待所经常来我家拉黄酒,每次都是几坛子,至于让谁喝,让谁吃,真不知道了,父亲酿制的“史家黄酒”就是这样誉满泾川的。
记得,父亲在世时,每年春节除招待亲戚外,村上的人都来喝酒,吃了喝了,吼上几嗓子秦腔就走了,父亲总会笑着送他们走出大门。父亲是地道的农民,和中国大多数农民一样,纯朴厚道,对过年非常重视,一是要买头猪养,二是要早早地装几缸黄酒,生前年年如此,从未间断过。
二
春节一过,那怕家里再穷,也要辛辛苦苦喂一头猪。那时猪不像现在用混合饲料喂,能长到三四百斤,吃到嘴里总没有那种让人特别肥而不腻的香。每年二月二龙抬头后,父亲就去四十多里外的玉都镇上赶集,买回一头小猪娃。记得小时候放学后我每天下午的活就是给小猪拨草,像人汗子、苦苦菜、酸溜溜、灰条条,还有苜蓿草,都是猪的好饲料。养猪的活由母爱干,小猪刚买回,吃的是高梁,玉米面糊糊,长到一月后就开始用草喂养。母亲总先将草洗净剁碎,加上麸子,米糠之类,百用开水一烫,搅拌均匀再加上泔水就可以喂猪,一日三餐。大概到十月一寒食节过了才加主料,无非是高梁,玉米,黄豆面之类,那时喂养一年,猪也就长七八十斤,但肉确实香。似乎喂猪育肥就是为了喝史家黄酒,猪肉倒成了副食品,而酒才是主角。
每当我喝黄酒时,总会想起父亲酿酒的那种认真的神情,还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做医生多年,渐渐地也悟到父亲酿酒,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它倾注了父亲对子女、对乡邻深深的爱!
我不知道,现在的黄酒如何酿制。而父亲做黄酒,真正做到了家,时间长、工序长、用料讲究。父亲酿制的酒准备时间很长,每年的麦子收了,就开始准备酿制黄酒的材料,父亲准备的料中有几样是中药,每天早上,只要不下雨,就背上背篓去上山,挖黄芩、柴胡、甘草、地骨皮、山栀根、还有桑枝。背回来后,洗净凉干,地骨皮只用皮不用根。然后切成片,用布料,旧报子包上好几层,用冰草绳绳挂在通风太阳晒不着的地方。
再就是准备酒麯。酒麯就是酿酒用的发酵物。我一直不知道原始的酒麯如何做,只知道每年的酒麯都留着来年做引子,就是将高梁、黄豆煮熟,放上量不等的麸子、米糠、糯米粉,装在脸盆里,慢慢加入去年留下的酒麯,搅拌均匀,然后开始用力搓揉。记得小时候,父亲光着膀子,揉搓的都是满头大汗,每年要做几十个脸盒大小酒饼。酒饼搓好后,以布覆盖放在阴凉通风处风干。几天后打开来再看,如果酒饼表面长满黑色的霉,就要刮除后继续放置。父亲每天都要查验,说酒麯上黑色的霉都没了,就是最好的酒麯。
后来曾问过父亲:“最原先的酒麯是怎么来的?”父亲说:“咱家的酒麯是你外爷传授的,只有咱家人知道,不能再告许任何人。就是把七里香、大风草、万寿菊这三种草和花清洗过后去干留叶,放入锅中熬煮,煮到叶子烂了才能起锅,过滤杂质后的汁液就是天然的引子(草本发酵汁)。”
三
每年的寒食节一过,就开始装酒,也就是开始酿黄酒。酿制黄酒时母亲亲自动手,父亲只指导,记得父亲总笑着说,男人装的黄酒不发,到现在不知是真是假。我只记得是按缸配原料,一缸酒用酒谷二斗(也叫粟:俗称小米学名:Setariaitalica,中国古称“稷”。黍,又称黄米,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高梁二斗、大麦(青稞)黑豆五升、黄豆五升、麸子米糠各一斗,将这里煮熟放三块酒麯,外加夏季准备好的中药,还加生姜、黑乌药等。药材的量真记不得多少了,搅拌均匀后装缸再加凉开水后封闭让其发酵两月。直到腊月二十三小年时启封,洒缸盖一旦打开,那种洒脱香味就开始弥散,沁入鼻肺。我一直不明白,酒缸为啥都要放在灶火里,也许是陇东人家住窑洞,锅头连着炕,只有放在灶火里,才能保持一定的温度,让其发酵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吧。
腊月二十三一过,就开始搭酒,就是过滤。记的每家每户都有几个搭酒的小缸,小缸的底部上方有一小孔,孔上插上竹子杆杆固定好,然后在小孔上方放上糜网子,也就是糜子穗去糜粒留下的部分,将已酿制好的酒糟倒在小缸里浸泡三小时,然后拨开小竹孔,黄酒就自然流出,沉淀后就是生黄酒了。待春节时用特制的吹壶烧开,不用放任何佐料,那种清香绵厚,就是招待客人的最美的佳肴。
父亲那遵循古法精心酿制的黄酒,没有浓郁的甜,也没有呛喉的烈,清新自然,味美、香醇、绵甜,稍带些酸苦辣,细品才分辨出滋味,不仅让人终生不忘,还能感受到深厚的底蕴。曾经在解放军第一医院当过院长的朋友三十多年前曾喝过一次,到现在每次见面还会念念不忘呢!大凡认识我的人都知道,做医生的我,对黄酒情有独钟,绵柔可口不像白酒伤肝伤人;也知道,黄酒甜、酸、苦、涩、辣附合中医的五味;黄酒气味苦、甘、寒、热、温、凉也符合中医四气。尤其是冬天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调经止痛、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黄酒又是中药膏、丹、丸、散的重要辅助原料。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做成各种药酒,有70多种药酒需用黄酒作酒基配。
四
小时候,贫穷,医疗条件也不好,小伤小病都有。老父亲虽然不是医生,但我的五外爷是民国时期泾川名医,父亲的黄酒中有好多种中药,党参、柴胡、乌药、甘草能疏肝理气,补气补血,和胃止痛;桑枝则能通络止痛;黄芩、山栀清热泻火;地骨皮滋阴补肾止汗。黄酒酒中性醇厚,恬静淡,显然符合传统哲学理论“中性为上”的原则,甜、酸、苦、辛、涩五味于一体;澄、香、醇、柔、绵、爽兼备应该堪称酒中“上品”。父亲曾用蟋蟀三只研末,配黄酒冲服治疗腰痛和胃腕疼;那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小儿麻疹,寻麻疹特别多,父亲用沙柳枝熬汁兑上蜂蜜,黄酒服下,在病人的脊背上还要写下“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十二个毛笔字,不出三天,热退疹消,真神也。实话说那十二个大字到底又没有作用,我当医生多年,真没有悟出道理,但谁家女孩小肚子疼,就来我家要碗黄酒,放上生姜烧开冲服,马上就能止痛。记得十年前,在北京的儿媳,经常痛经,看过好多大夫,吃过当归丸、逍遥丸之类总没除根。后来我让每晚喝一碗生姜黄酒,坚持半年还真好了。后来我在《汉书,食货志下》中看到:“酒,百药之长。”又说:“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药家多须以行其势。”所以说黄酒浸黑枣、胡桃仁,不仅补血活血,又能健脾健胃;浸泡龙眼肉、荔枝干肉,于心血不足,夜寝不安者甚有功效;阿胶用老酒调蒸服用,专治妇女怕冷、贫血之症。这足可说明黄酒是地地道道的酒中补品。
每当喝黄酒时,总会想起父亲酿酒的一丝不苟。做医生多年,渐渐地也悟到父亲酿酒,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态度,它倾注了父亲对子女,对乡邻深深的爱。
应该说是父亲用黄酒将我们兄弟姐妹六人供进了大学,成了高级工程师、专家、教授。父亲在时常常想法设法把酿酒的手艺传授给大嫂,但绝不传我的三个姐。父亲走后,大嫂曾装过几年的黄酒,不是酸,就是辣和苦,亲戚朋友喝后直摇头,坚持了几年,也不再酿制。
我们兄弟三人都在外地工作,想酿也没办法,唯大嫂在老家居住,用心揣摩父亲造酒的工艺。在每年的酿酒当中,她想着丈夫,想着儿女,想着老人,想着尊亲贵戚,今日将要喝到由她酿制的上等美酒,这是家道过活与文化发达的象征,是人的价值的象征,虽然口里说不出这些理论,心中能领悟了,靠着这样的寄托和精神支柱,去耐下心吃苦,不怕冷热不怕失败,用心想,用心做,总会能做出好黄酒来,我家的黄酒也就不会失传,说不定还能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名牌呢!
我曾品尝过代州黄酒、绍兴酒、金华酒、丹阳酒、九江封缸酒、山东兰陵酒、河南双黄酒,也曾喝过陕西的稠酒,庆阳、平凉的黄酒,虽是特产,但总找不到父亲的黄酒的那种味道。几代人创下的“史家黄酒”到了我们这一代就这样失传了……
怀念史家黄酒,我更怀念父亲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