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求你,别对我冷漠
今天从一个心理学实验说起:
这个实验是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师Ed·ward Tronic设计的,是一个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实验,名字叫静止脸实验(Still Face Experiment)。
这个实验分为两个部分,刚开始的时候,实验者安排妈妈和1岁左右的孩子一起玩耍,她和宝宝打招呼,宝宝给妈妈反馈。宝宝随便指不同的地方,妈妈顺着看,给宝宝鼓励,和宝宝交流。不同的表情变化配合宝宝的意图,在这样的互动中,宝宝表现的非常愉快。
接着,静止脸实验正式开始,研究者让妈妈保持面无表情,无论宝宝做任何行为都不给予任何反馈。宝宝发现了妈妈的异常,开始想办法引起妈妈的注意,宝宝在做了各种尝试以后,妈妈的表情仍然没有任何反应,渐渐的宝宝开始表现出了负性情绪,焦虑不安,产生压力,最后崩溃大哭。
实验证明,在母亲对孩子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他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1]。
在静止脸实验之前,没有任何人想过母亲在和婴幼儿的互动中表现出的无表情和忽视会对孩子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
贰 不要在我需要“共生”的时候跟我“分离”
事实上,边缘型人格障碍有一个很重要的形成原因便是母亲、婴儿“共生期”与“分离-个体化期”互动不良。Mahler曾仔细观察母亲与婴幼儿在其生命最初几个月中的互动,而归纳出母婴早起连结的特征。
在婴幼儿0~2个月时为正常婴幼儿“自闭期”,婴幼儿反应生理紧张,无法区分自己与母亲。在此状态下,由于没有完整的自我,也就没有完整的客体,婴幼儿无视外界的存在,只有一点点对外部世界的情感投注。
在出生后3~8个月,即婴幼儿“共生期”,婴幼儿对来自外在或内在“好”刺激给予积极反应,婴幼儿非常依赖母亲,似乎期望着在情绪上和母亲维持高度同步的状态;
其中出生后第4或5个月,即“分离-个体化期”,婴幼儿开始经历“非双亲之陌生焦虑”,体验到与最重要的亲人分离,但仍会投向他们以确认此种经验,并寻求舒适感,在依赖与独立之间感到矛盾[2]。
在婴幼儿“共生期”,若母亲与婴幼儿互动不当,可能会使儿童退缩到“自闭期”,或停止在“自闭期”和“共生期”之间,而对外界无反应,无法发展出自我效能感且无法与人建立依恋关系。
如果婴幼儿有很强烈且不舒服的共生关系,那么Ta也可能会提早进入“分离-个体化”阶段以逃避令人不适的共生状态。
与母亲互动不当的婴幼儿会不停徘徊在对母亲的依恋与分离之间,不时的需要“情感慰藉”以重新获得安全感再去探索环境。而有些母亲在与婴幼儿的互动中无法适应婴幼儿自我发展的过程,很容易在婴幼儿回来“需要温暖慰藉”时将婴幼儿推开,或者打断婴幼儿正在进行的快乐活动,使婴幼儿不能在“个人独立”与“和重要他人产生关联”间维持良好平衡,不是过度与人亲密而失去自我,就是极端与人保持距离。
抚养者与婴幼儿的互动不当,使其无法发展出自我效能感、无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因而存在着“不确定感”,对自己毫无信心,害怕孤独,害怕被遗弃,对独处毫无承受的能力,没有正常人在独处时拥有的“自我安慰的力量”机制[3]。
叁 谁不是在试探中前行
虽然在婴幼儿共生期的互动不当是形成边缘型人格的主要原因,但若在后期的成长环境中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中,共生期受挫的婴幼儿也能对曾经的创伤进行修复以形成健康人格,因此,不良的成长环境成为了形成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第二大原因。
与婴幼儿相比,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对抚养者的依赖已不像婴幼儿时期那样强烈,并不会因为抚养者的缺失而无法生存,也拥有更多独立的需求,但与抚养者之间的连结也仍然在影响着青少年。
在寻求独立的同时,青少年也会对抚养者有着很深的依赖,良好的成长环境能够帮助青少年在独立和依赖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而不良的成长环境,会推动着青少年不得不过早的走向独立,比如:
被抛弃历史
离异家庭
漠不关心的父母
对子女存在身心虐待
甚至性虐待的家庭
这种情况下,该年龄段本身对抚养者的自发的依赖感则会成为青少年痛苦的来源,一方面因为不良的环境让其想要逃离,另一方面自发的依赖又让其不得不去接近。
在不停的徘徊中,为了减少自己的痛苦,一部分青少年会选择让自己对依赖产生无所谓的态度,即形成“回避型依赖”,明明很想要靠近,却在能够靠近时表现得毫不在乎。这一类青少年成年后会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回避,不愿意与他人建立关系。
而另一部分青少年则表现出渴望依赖但却在能够依赖时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惩罚”,即形成“矛盾型依赖”,当其长大成人后,在感情中会不断的试探对方,以证明自己是被爱的,只有对方一次次经受住了自己的考验,他们才会认为对方是真的爱自己的。
而每当出现现实或想象中的被抛弃事件,这类人群会表现出歇斯底里以及生活的无意义感,其行为上的自残、自伤等极端行为则是“惩罚”的具体表现,因为在其更年少的时期,这样的极端行为帮助他们逃离了痛苦,所以在他们的观念里根深蒂固的认为这是解决目前痛苦的唯一办法。
肆 归根结底,还是爱的缺失
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爱的缺乏让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一步一步走向情感的边缘,抚养者的抚养方式让他们产生了一系列强烈的难以修改的观念,在他们的观念里,他们深深的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是不优秀的,因此不值得被爱,也不会有人爱他们。
再加上在成长中因自己的人格问题,在除抚养者之外的人际关系中因为错误的认知和相处方式导致人际不良,又一次次验证和加深了自己不被爱的观念,彻底坚固了自己边缘型的人格。
年前朋友聚餐的时候,我和朋友的边缘型人格女友借着酒意聊了很多,最后的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我渐渐发现一个问题,那些从幸福家庭出来的女孩子的人生都很顺利,恋爱结婚生子,对于她们来说好像都挺简单,因为她们有好好和男朋友相处的能力。而我做不到,因为在我的成长经历中,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爱是什么样的。其实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我的父母在我小的时候没有离婚,或者哪怕他们离婚了也多关心我一点,或许我现在会不会不一样,或许我也不会和男朋友有那么多的争吵、怕被抛弃和不信任,或许我也能好好的去拥有一段感情吧。”
嗯,我想...或许吧。
参考文献
[1] EdwardTronick. Still Face Experiment.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杨灿,施琪嘉.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亲附类型及其父母养肤方式的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8,18(26):327—329;332.
[3]谢金凤.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及早期预防.荆楚理工学院.2011,26(5).
Psy | 高小闹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