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中国人和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反而处的不是那么好,因为中国人习惯对陌生人、习惯对关系不那么亲密的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礼貌,而对自己身边的人就没有这些顾虑,总觉得可以放肆。
而外国人则不一样,外国人喜欢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无论是对陌生人或是对亲人、朋友,都保持着一点点的距离,也保持着礼貌。
这一点对于以前来说一直都是一个“传说”,直到后来认识了一些外国朋友,从和他们的交流中感受到和自己一直以来对待朋友的不同的沟通态度。
在和一些外国朋友,成为比较熟悉的朋友之后,也开始会和他们开一些玩笑,会讨论一些话题。话题涉及到各个方面,由于生活环境不一样,所以接触了信息不一样,甚至由于我的英语水平的局限,自然而然,我们之间常常会发生碰撞,甚至吵架。
对于我自己来说,心里觉得毕竟对方是"国际友人",咱得注意形象是不?所以,其实有时候生气但毕竟用英语吵架,我是比较弱势了,而且对方也无法从我的声音的高低中听到我是否在生气。
即便如此,每次我的一连串的质问,还是让对方能够感觉到我在生气。每当这个时候,朋友就会说:停下来!让我们停下来!我知道你很生气,不过我们先停下来好吗?当我们各自停止了一会儿以后,朋友就会再和我说:我理解你的观点,但是我的想法是.......这个时候我也能够冷静下来,再和他在冷静的情绪中继续我们的交流。
从和外国朋友的交流中,我喜欢上了这样的沟通方式,也提醒自己学会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因当下的情绪而说出自己后悔的话。
我是个脾气非常急躁的人,对身边关系比较亲密的亲人、朋友甚至同事,在沟通交流的时候,一着急的时候就会说话非常大声,总是让别人感觉我在生气,或者像在吵架一样!而且确实有时候在和比较亲密的关系的人交流的时候,感觉自己特别容易把情绪释放出来。然而事后,自己也常常觉得后悔不已,比如,在儿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有时候很抓狂,就会生气的教育儿子,有时候教训儿子的时候,还会一直把儿子以前做的错事全部都翻出来说一次。
当了妈的人都知道,对着孩子会特别容易抓狂,大人总是用大人的思维来和孩子交流,因此总会过多的焦虑。但焦虑来临时,就更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因此,最近我总是在自己焦虑时在内心提醒自己控制情绪,特别是和儿子交流的时候。
前段时间,有一天,带着儿子出去逛街,红绿灯过马路的时候,我明明看到他就在我前面两三米处,等过了马路,我就看不到他了,我大声呼叫儿子,却没有听到他的回答。我非常着急,就边到处看,又一直往我们准备去的那个购物广场跑过去。小路只有两三米宽,但是一直到了购物广场,我还没有看到儿子。
我心里十分害怕,又从购物广场往回跑,一直跑到了快到红绿灯的地方,终于看到了儿子。我心里那个怒火呀.......就想要爆发了,但是那个时候,我那个时候已经是跑得气喘吁吁了,我坐在路边的石凳子上望着儿子,一边喘气一边在心里恨恨的想:我真想一巴掌打过去(这时候,我启动暂停自己情绪的机制)。这时候就想到了每次争吵的时候,外国朋友说的话:让我们停下来。于是,自己又想:控制,,控制,,不要打人,打人也不会解决问题(我是在自我安慰了),。
过了几分钟,等我喘过气来的时候,我就问儿子:你为什么乱跑?不是告诉你在马路上不要乱跑吗?你知不知道你吓死妈妈了?儿子大概是在前面我的注视下已经感觉到我在生气了,就小声的说:我没有跑,我就在那里。我又说:你知不知道我已经跑到购物广场去了?你听不到我叫你吗?你知不知道我再找不到你,我就要报警了?儿子望了我一眼,小声的说:我没有听到。
这时候,我已经没有一开始那么气愤了,也知道即使真的一巴掌打过去,也没有什么用,就再说了一句:以后在街上不许乱跑!儿子点点头,开始慢慢的走了......
那天,我给自己记录下来的成长日记,就有着那天自己居然能够控制情绪,不爆发的记录。在当妈妈的过程中,焦虑是必然的,运用暂停法会让自己更理智,让自己不会做出事后后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