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人会不想思考,对外界的一切事物提不起兴趣?
东西多且杂乱,蜂拥而来的信息,复杂的人际关系,无论怎么做事情好像也没有变好。既然费心费力也没有什么变化,那还做什么,躺着就好了。
渐渐地,人变得迟钝起来,对很多事情变得不再感兴趣,即便有机遇,也会错过。
就好像人的身体一样,年轻的时候吃什么接受度都高,熬几个通宵第二天还是跟没事人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能接受食物的烹饪方法逐渐变窄,还没到深夜呢就犯困想睡觉了。
这是因为随着前期一点点地消耗内部能量,身体的内部感应器的感应范围逐渐缩小。
当其他的事情进入你的生活,但在内部感应器的范围外时,感应器就不产生作用了。
随着随着进入内部感应器的事物越来越少,感应器感应到的情况变少,感应变得不再灵敏,也在逐渐缩水。
人对生活的热情减少,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平淡,平淡到没有波澜。
而这种情况与想象中的不一样,要想过成想象中的样子,可以通过扩大内部感应器感应的范围。
从外部打破的难度会高很多,外界很多因素不可控,可以着手从内部活化感应器。生机来了,流动起来了,范围也随着扩大了。
从前文讲到的多且杂乱的事情最容易入手,看得见摸得着,还带有相关的附带信息,如回忆等。
多且杂乱,对应的是少且整齐。少是因为内部感应器的范围不够大,能进入的必须把控在少且精,对激发你热情的物品。
如此这般,直接找到不容易,可以通过排除法的方式,把不需要的排除在外,留下来的属于能激发你对生活的热情的物品。
排除法的方法有断舍离,把多余的无价值的物品舍弃,如富余的笔,过期的调料品等细小处着手,练练手感,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东西。
搞定完无用的物品,再进一步缩减为有价值但没有机会用的物品,如买来不穿不符合自己需求的衣服等。
一步一步,把无用的物品清除出自己的生活,在此期间找出喜爱的且常用的物品,发现自己对什么类型的物品会更偏爱些。
把偏爱的物品集中在一个地方形成自己的心动空间。累的时候,需要补充能量的时候,喜欢做某件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在心动空间里操作。
因为喜欢,可以幻化出更多的喜欢,比如喜欢练字的你,在心动空间练毛笔,从字形、笔触、纸张、毛笔的选择等一一拓展开来。
等一件事情做到顺其自然,不需要接触外力也能去做下来,从有知无能到无知有能的过程,你的内部感应器已经扩展到你所想要的宽度。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通过做减法,找到你喜欢的物品。然后把你喜欢的物品延展到其他,做到极致的时候,你的内部感应器能达到最大化。
#极简生活#抄书 #抄书静心 #书中自有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