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为我看过听过的作品写一些什么,或者说没有足够多的想写出来的话吧。上一次写类似读后感的东西还是看完小说《最后我们都哭了》也是忧桑环绕不断。
前天上映《少年的你》,微博和微信都是朋友们关于少年关于千玺的刷屏,定了今天的票看完总结来讲就是:我要再刷一遍,更认真仔细的看。
作为一部青春和校园霸凌题材的电影,《少年的你》放弃了一贯吹捧友情,淡淡的流出一些爱情,把生活中的好与坏剖在我们面前。
1、爱情和高三
陈念和小北,一个是爱学习的好学生,一个是爱打架的小混混。
陈念:“你没想那你说出来干什么”,小北:“说实话还真不是没想过”。
小北:“你是不是喜欢我呀”,陈念:“我喜欢你什么呢”,小北默了。
(我觉得电影前期还是有点小诙谐的,小北总是被陈念钉的说不出来话)
陈念:“你能不能保护我,我没有钱给你。”
小北:“你热不热”,陈念:“硬不硬”(好吧,是我不够纯洁= =可是你们也太故意了)。
小北:“那你写陈念欠小北一次”,“也没写欠什么,也许是饭呢”,“也不一定是饭”。
陈念说自己在背作文,老师押题很准,小北问“什么是押题”又很快的说“你不用告诉我,我不想知道”,这就是人最本性的,在被拒绝之前先拒绝这个世界。
还有考场上,陈念想起小北说“你相信我吗?”
因为努力学习想逃离,也更因为小北,陈念高考成绩632。
小北:“那说好了,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想哭。
女尸体的事情暴露之后,让人害怕的不禁多想。
女警官:“谁会替人背上杀人、强奸的罪名?”
郑易警官:“我们不会,但他们还是少年。”
看到小北埋尸体的时候,万分不想小北是为了陈念做错事情,陈念说“我现在去自首”的瞬间也不愿意是陈念报复魏莱杀了她。
鲁迅先生早前就讲“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或者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看待人心吧。学校小团体的霸凌、语言上的伤害比会打架的小混混可怕一百倍一千倍,打架只是身上痛。学校的同学们对班级的恶作剧视而不见,对被欺负的人冷漠,懦弱而又自私的继续学习;小混混却会守护陈念上学放学,会在小孩子被逼着偷东西时跟别人大打出手,会在事发之后做出一系列保护她的举措,会在借了朋友的车后还想到给他制造不在场证明。
永远不能只看表象,你没有了解过,就不能妄自评论。新闻热度下去过后,你是否已经有些淡忘上周小雪莉的悲剧?
魏莱,长相可爱的高三生,却是三观扭曲,父母事业成功却漠于跟自己交流。
魏莱出场的时候,觉得长得很可爱很好看的一个女孩子,却是霸凌小团体的头头,开口说话的时候我满脑子想到的都是蛇蝎美人,可真婊啊。可是做错事情的不只是十八岁左右的她,还有冰冷的父母,纵容的老师和懦弱的同学。
魏莱:“胡小燕死了不好吗?不然她父母怎么能拿到一大笔钱。”
魏莱:“我不能再复读了,我爸因为这件事情已经一年没有跟我讲话了。”
2、理智和感性、大人与小孩
郑易警官:“以前上学的时候我不爱睡觉,老师就说我可以去报警校或者医学院,警察和医生这两种职业都需要经常熬夜,后来警校毕业,到警局,我变得爱睡觉。”
“因为不想看见一些人和事。”
郑易警官:“大人记性不好,会忘记不好的事情。”
陈念:“跨过高考我们就是大人了,却没有一节课教过我们如何做一个大人。”
班主任:“好好说,学校和警察会保护你的”,不得不说,这部影片大部分的演员演技在线,耳朵听的是会保护你们的,分明看出了警告的意味。
女警官:“为什么不报警?”
女警官:“为什么不相信大人?”
难道她是在问不相信大人能帮助你们?是啊,你说为什么呢?
陈念:“我不想影响高考,上一次不是报了吗?”
陈念:“在你们眼里,报复是正常的,而像我们这样忍着忍着,希望熬出头的。”
陈念:“被欺凌是我的错吗?”
陈念:“找谁帮忙?是录视屏的人、站着看热闹的人还是问怎么就找上了你,别人就没事的人呢?”
陈念:“我们只是想走出去,有这么难吗?哪怕一个也好。”
3、父母与子女
这是我最有感触的一点。孩子成长中的缺陷不能说都追究到原生家庭吧,但是这部影片里确实是闪过了很多熟悉的画面。有人对比郭敬明的《小时代》《悲伤逆流成河》和曾国祥导演的《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我觉得后两部更聚焦一些吧,更有共鸣一些。《少年的你》是缩影,一个反映实际的缩影,是可以带父母一起看的青春电影。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魏莱父母;当着老师同学的面殴打小孩的家长;忙着工作忽略小孩成长的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呵护孩子的陈念妈妈。
我学生生涯中都见过——规划好小孩的人生却忽略小孩感受的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却忽略成长中的压力的父母;小孩犯错被喊来学校,边打边骂的同学爸妈;忙着工作忙着其他所有却缺席家长会的父母;自顾不暇,让孩子过早承担家庭的父母。
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但这些都是我真实遇到过的,我或者别人。
对魏莱寄予厚望却缺乏交流的父母,让魏莱失去了最基本的同理心,害怕父母的失望也扭曲了三观,以至于一直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在聚众欺凌陈念被小北恐吓后依然说出“你要多少钱”的话。
魏莱的尸体被找到的时候,没有一帧画面有提到过魏莱的父母在找她,其实想想就是魏莱出事一周(5.31-6.7),他爸妈都没有发现魏莱不见了。
抛弃小孩的刘北山的父母,给小北留下了很大的阴影,觉得自己是个拖累,甚至在跟陈念的相处中,总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一度不能坦然跟陈念并肩走在一起,小北说着“影响不好”“我就在你身后”的时候,很想很想跟小北说:你很好,比大多数表面光鲜的人活得好。
小北最后在警局的时候,听到警官会找自己的家长,还是不忍被妈妈看见自己现在的样子。总说家长眼里你一直都是个小孩,做什么父母都会原谅你,无条件爱护你,可是大人们忘记了,无论父母做了什么,小孩子也还是会喊爸爸妈妈呀,而且小孩子记性好,好的不好的都在脑子里。
故事情节说起来很简单,但导演和所有人员都很厉害,影片中细节一旦被放大就让人更有共鸣。整个校园欺凌事件,我们看到了坏人的坏,也许会淡忘也许会叹息,我们也看到了好人的好,小北的保护,郑易警官的拨乱返正,不管怎么样,就像郑易说的“我们都是陈念的朋友”。
听见郑易说“他骗你的,他早成年了”,心真的是揪起来,一直安慰自己郑易在诓陈念,,不要是这样一个坏结局,还好,起码真实的结局比这好。
小北对陈念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电影的结尾,陈念陪着学生回家,小北就在她们的身后,遇见路口监控还仰头看了摄像十秒。希望在陈念身后的小北不是虚无的是真的。
可是既然是真的,为什么小北还不走在陈念身边。
Wasi❤
201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