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问题,反映了我们对孩子的期待。我们为什么对孩子有期待,这些期待又说明了什么?
比如我们想吃水果。我们会有期待,要吃到健康的水果。然后我们开始有一系列的标准去衡量,色泽、形状、是否转基因、农药残留等等。当然还要考虑路途、价格、家人喜好等。要准备相关知识、经验、工具、钱。为了满足期待,我们做了一系列工作。
但是如果人不需要吃水果,没有期待,那这些事儿就都不需要考虑了,啥也不用做。比如,你不会担忧工厂里生产的铜颜色如何,是不是进口矿石。
孩子有很多问题,比如胆小。你会担忧他被别人欺负,因为你对他有期待。如果别人家的孩子胆小,你大概就不会担心,因为你对他没有期待。
挑水果的背后是对健康的水果的期待,为孩子胆小担忧的背后是对孩子过得好的期待。如果对健康水果的期待背后是对身体健康的需求,那么,期望孩子过得好的背后是什么样的需求呢?
从对孩子的期待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对未来的担忧,对自己的不自信,对当下自我的不认可。这种状况的父母,需要别人来给他安全感,给他保证。所以,对孩子的期待只是表象,背后是对当下自己的不认可。
你是什么样的?为何对自己不认可?对于第一个问题,立刻给出明确答案的人并不多,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心理咨询和一些现场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人其实并不了解自己,需要外力协助才发现那个真实的自己。第二个问题,像傅园慧说的那样“我对自己很满意”的人不多,要不也不会这么火。这两个问题需要各人自己去思索。
我想说的是,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够有力,我会找个更有力的作为依靠,缺什么就想补什么。这个补,在亲密关系的学习中,有个术语叫“索取”。
你没钱不会找陌生人借,饿了不会到大街上找人要吃的。所以我们会首先向亲密关系(主要是父母、配偶、子女)中寻求。索取的表现有很多种。比如缺乏安全感的,会要求配偶挣大钱,时时报告行踪。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受不得配偶或父母一点点批评。
有人说我缺乏了,向父母配偶索取,但是不会向孩子索取吧。其实苛责孩子,对孩子成绩十分敏感,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学习生活,这些都是索取的表现。安全感缺乏的父母对孩子一点点危险的动作都很敏感,会去制止或指责孩子。我身边就有妈妈,找不到孩子了急的不得了,找到后猛打骂孩子,责怪孩子没有告诉她行踪。小孩子边玩边跑,怎么随时报告行踪呢?
这些索取的行为无疑会给亲密关系造成伤害,特别是孩子,心灵脆弱,伤害更深,会留下创伤。当你责骂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年幼的孩子要承担考不好和你的责骂双重的压力,这种重压会带来心理创伤。这些创伤有短期爆发的,比如悲伤哭泣;有的较长时间发作,比如内向自卑;有的会很久才发作,比如成年后的自杀、抑郁等。
现在总结一下。孩子的问题背后是期待,期待的背后是父母自身的匮乏。匮乏的人会首先从亲密关系中去索取,不同的情况索取的表现形式不同。这种索取会给亲密关系带来伤害,特别是对心灵脆弱的孩子,可能会带给他伴随一生的创伤。我也特别希望朋友们先成长自己。毕竟,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土壤有问题,长出来的树,解出来的果都会有问题。
有的朋友特别希望我赶紧把一些具体的方法分享出来,这恰恰是我担心的。实际课程里,这些内容都是引子,用来引出所讲内容。但是,我觉得这才是根本,是道。具体的方法只是术。下一次,我会分享我对卓越父母理念“爱、自然、生命力”的理解。
PS:原来说过的老丁解惑,更名为:为公解惑。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