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儿童的人格教育》时,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那句熟悉的话——“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忽而,有了新的理解,每个独立的人所感知的世界,并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以他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受,所观察所感受到的属于他的独特角度的世界。这个主观的世界,是广阔的。
如此一来,世界的纷繁呈现,反射在人心的印象自然也挂上了与众不同的色彩,更多的则可能是匆匆闪过没来得及给个反应,便成了过客。
那些滞留在心头的,庞大的,强势的,伟岸的事物也好,那些优秀的,卓越的,光鲜的人物也罢,凡使人感受到自身力量与彼方对比有落差的心理现象,就是自卑。
自卑同爱一样是普遍存在的,因为人是群居动物,对比无时无刻。
郝晓东老师的观点是,阿德勒提出的自卑内涵并非仅仅是与他人作比较的挫败感,还源于人对生命对自身有限性的觉察。
更应深思的是关于“自卑情结”,书中阿德勒这样表达“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它必然促使人去寻求可以轻易获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①(儿童的人格教育》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 彭正梅 彭莉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45页))
因为自卑,所以超越。超越的过程所作出的行为,叫作“补偿”,比如成绩不好,通过加倍努力来补偿,家庭条件贫困,通过勤奋劳动获得更多报酬来补偿。而自卑情结患者所寻求的补偿是错误的补偿,是不符合社会价值的补偿。
这补偿的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其实也正是自卑情结的体现:
a.怎么又病了?
小时候,我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并不勤奋,二人相处多争执,甚至暴力相向。
作为二女一男三个孩子的家庭中的老二,整个童年时期,我总是身体不好,额窦炎,鼻炎,心肌炎。初中毕业,为了争取体育加试的满分,重感冒仍坚持训练。落下了低烧的毛病。
以后的三年,每日都会白天起烧,晚上再退烧。父母为我求医问药,四处奔忙,一直沉浸在贫困和家庭暴力的悲哀中的我们家,暂时获得平静且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柔爱。
做肺结核检测,做骨髓检查,做糖尿病筛查,全无异常。中药喝了无数包,病却仍没见好。
后来,成绩优异的我退学了。
他们为此发愁得整夜失眠。
直至结婚,离开父母,我的身体竟奇迹般地变得健康,近七年来,连感冒也极少。
从切身体验来说,口吃,莫名其妙的病,头痛、头晕、尿床、神经错乱等,其实大抵是陷入了神经性自卑情结的恶性循环。
2.为什么总针对我?
怀有自卑情结的儿童,更渴望超越。门势权是我们班同学公认的“低自尊”人员,作业不写,上课管不住自己,走路队三两步,就跨出了本班队列甚至撞入了别班的队列。
“老师,崔武又说我。”
“老师,他刚才碰了我一下。”
“老师,他瞪我。”
但凡有一点点时间,他都会争分夺秒告状,与此同时,他又忙着为别的同学端汤打饭,收拾碗盘,无论该不该他值日打扫卫生从来积极无比。
仿佛以做救世主般人物为理想的他,极想得到大家的认可,但这个追求的过程并非是克服困难去获得成就,而是不由自主地去“记仇”,虚张声势地大吼大叫,甚至不住地掐自己的脖子,如果是陌生人见他这样,指定会被吓一跳。
但他的家庭已完全适应了他,并包容了他。三个姐姐再加上三个姐夫,还有他那对这个幼子寄予厚望的亲爱的父母,都以或温和无比或棍棒恶语的冷热交替的“爱”与“恨铁不成钢”,将他包围,令他完全适应,并游刃有余。
自卑情结的第二类特征,怯懦、多疑、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失控。
3.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
缺乏正常的社会情感的儿童,很难有底气有自信去面对挑战,从儿童的眼神中便可以清晰察觉。
韩梓宸是个十岁的小姑娘,爸爸是私立学校的高三老师,妈妈也是同单位里一忙碌的小领导。
她从小跟着奶奶生活,老家又不在本地。家庭里,爸爸妈妈过于繁忙而顾不得与她交流,半个月才休息两天,家庭外更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
“你有没有朋友?是谁呢?”我轻轻问她。
她缓慢摇头,并四处张望满是犹疑,避而不答。
尔后,九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她的父母告诉我,孩子不愿意上学了,无论怎样劝说。因为我的班级管理是按小队合作积分在班级中排名的,孩子们都想方设法去团结本队同学,争取更高的队分。分班成绩前三的她只静默地坐着,眼中偶尔充满泪水,偶尔整个人蜷缩在凳子上,双手颤抖,偶尔也能安静地做作业。
“我要爸爸,我只想爸爸。我怕自己表现不好,大家埋怨我。我......我怕自己被别人牵连。我怕老师。不知道老师怎么看我?我怕别人看我,我不知道为什么看我?”最后一次见面,她痛苦地倾诉。
终究没能留住她。
“谁脱离了与其同伴的社会接触,谁就注定失败。”②(《儿童的人格教育》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 彭正梅 彭莉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1页)
儿童缺乏社会情感,所导致的自卑情结势必会导致其心灵上的不安与多疑敏感。
d.聪明不干的人,是真的“聪明”吗?
我们老师与家长交流时,常常安慰式地告知他们,孩子是聪明的,就是没有下功夫,假如他付出努力......
可,他就是不努力。尤其是家长和教师认定了他很“聪明”,既然不努力都可被算是聪明的,为什么还要努力呢?懒惰是他们的保护色。因为懒惰,所以被原谅,被包容,被关注。这种不作为的选择行为,亦是自卑情结的不正确补偿的体现。
常言道“惯子如杀子”,宠溺儿童,事事代劳,或过分苛责,只关注分数都可能是“自卑情结”产生的诱因。
学校是家庭教育的显示器,学校教育应该尽量纠正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弥补家庭教育中的不足。
如何帮助有自卑情结的儿童?
1.帮助儿童培养和发展良好的社会情感
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意义,我们可以试图引导鼓励儿童多与同伴交往,在同伴的激励下获得更多安全感。在班级中我设立了“朋友圈”专栏,主题以自尊、友谊、坚韧等为关键词,让孩子们发表自己在最近一周里获得了来自于哪位伙伴的温情,有怎样的感触。看到有人写自己,孩子的脸上漾出无法掩藏的微笑。有时为了防止少部分霸屏,而让自卑儿童也能被伙伴表扬点赞,我会指定孩子们专人专项激励。
苏霍姆林斯基在关于儿童教育论述中提到要赋予劳动以长远而美好的意义,“驱使孩子进行体力劳动的最强大的动力之一,就是这种劳动的重大意义和手脑的结合越重大,做这种最平凡的工作的兴趣就越强烈。”③(《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4卷,教育科学出版社,第458页)指导儿童用双手创造性的劳动,可以提高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对生活的热爱程度。
窃以为,当儿童主动去和别人,建立联系,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社会情感也能得到一定的培养和良好的发展。
2.不要溺爱,减少惩罚
当今中国的留守儿童是庞大而弱小的群体,爷爷奶奶带孩子“管吃管喝不敢管”,溺爱其物质,忽视其心理需求,缺乏良好的教育策略是不可绕过的话题,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应该更加理性,将规则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他们必须遵守的。当他们犯了错,只针对错误提出正确的指导,制定训练性的方案,减少惩罚,绝不对其人格进行批判。
3.渗透成长型思维。反思自己
郝晓东老师在其公众号文章《别让“舒适区”成为“沦陷区”》中有段话:
阿德勒说,“影响人成长的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对客观事实的个体理解。”如果你认为自己能改变,就会全力以赴,结果就有可能改变;如果你认为自己无法改变,就会放弃,结果也就确实不会改变......
我们应该谨防两种情况,第一,不要让孩子放弃;第二,让孩子保持相信:凡事通过努力就可以获得改变,且让他真的看得见自己的进步。进步从来不是容易的事,然而,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坚韧才能收获实质性地“向前”与“优越”。
4.多在实际中陪伴与引领
对于全体学生,很难做到个性化的关注,但我们不能把全体学生分类,看成一个个模糊的群体。至于走近他们的个性,理解他们的个性,前提是记住师生交往是一对一的,是面对面的平等,心交心的真诚。如此,我们就会更多地理解自卑儿童内心的痛苦。这一点,我学习了李镇西老师和殷德静老师的方法,给学生写短信。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支持。
5.明确自己的目标,坚韧中走向自信。
今年,我所带的班级叫“梦想班”,什么是梦想呢?梦想不是你长大以后必须要成为什么家,而是不断塑造更好更幸福的自己。
以周为单位,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小目标,目标不要大,不要多,一两个,比如每天读书11页,本周抄写词语的作业不出现错别字,试着刻意练习。在一个个目标实践的进程中,真切感知努力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后的自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