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后庆会长报告:《核心素养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明确基础教育历史方位的依据:
1、十九大(教育强国);2、教育现状(进入中上行列);3、自信的增强;4、扎根中国,融合中外(中国特色,世界水平)
不忘本来,面向未来
一、落实核心素养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主攻方向。
二、创新你学习方式,发展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
协作学习
强调在互相协同中问题的解决。
任何学习都是个别化的。每一个人坐在一样的课堂李里,消化力都不同。
潘江雪:《真爱梦想与学习共同体建设》
教育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未来生活的挑战?
梦想课程<去远方>
不同的教育方式与陪伴方式下的学生表现作为评价成长的一种手段!
21世纪孩子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21世纪孩子毕业生形象:求真(关注自己)、有爱(关注同伴)、追梦(关注未来)
我是谁?我准备去哪里?怎么去?
教育不容许失败,是无法培养创新人才的。只有包容错误,试错中学会创新。
张华:《迈向"理解本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历史渊源
知识被智能化替代的时代,恢复两个传统:
1、教育是一种生活,是思想的尊重与交流。(孔子)
2、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陶行知、胡适)
掌握教学(80年代)当下学生状态依然如此。
考试参加者构成的教育,培养的是自私的人,最后这批自私的人统治社会秩序。
教育即生活。小学教室:公园、餐厅、图书馆……
老师:设计活动区、提供咨询和帮助、让所有的学习知识融合生活。
杜威、皮亚杰:做中理解: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
1、生活探究课程(基于生活,展开探究)。
2、课程整合。(语文数学品德各项整合,深度学习)
3、整体融合,走向理解(学校层面,类似亦庄全课程理念)
夏惠贤院长:《一二三四,大步向前走——论校长的办学实践和办学思想进进》
一个理念: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起点、过程、结果公平。)胡森教育公平理论。
罗尔斯:每个孩子提供使其天赋充分发展的机会。
质量:立德树人、拒绝平庸、关注差异、开发潜能、核心素养
合适的、可选择的、有竞争力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的培养)
两个领域:课程与教师
"教科书+"学科融合的拓展性研学课程探索
教师的培养:被动的专业化到主动的专业化;群体的专业化到个体的专业化。
三个核心:语言表达能力(口头、书面)能说《会道。很多思想凝练是通过文本展示的。
逻辑推理能力:讲得清(口头表达)、道得明(合乎逻辑)
沟通交往能力
四条建议:
1、
2、开展以问题解决或者任务驱动力的高端研修;
3、开展异质组合,实现双导师制度;
4、加强运用大数据开展学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