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事我们该做,却不去做。想象一个场景:我们设定了计划每天坚持学英语,阅读,写作,可当我们吃完晚饭回去实验室,缺不自觉的拿起手机,看新闻,看朋友圈,甚至是看视频。书明明摆在我们桌上,时间也刚刚好空下来,好像万事具备,就等着坚持计划,,然而好想看会手机更有意思,我们心理可能想的是刚吃完饭,我就看一会手机,休息一下,还不想看书,学英语,再等等。然后不知不觉过了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突然发现该学习了,然后放下已经坚持了一天两天的计划开始科研工作。
在看另一个场景:晚上回到宿舍,没有人提醒的,或者强制的要求,我们会自觉的刷牙,洗脸,洗脚,擦脸油,或者是洗澡,洗衣服,吹头发,然后才上床看手机,准备睡觉。我们一般不会说会到宿舍马上就躺床上看手机,然后就准备睡觉了,即使我们很累,想睡觉,我们也会花时间去做这几件其实比读书写作更琐碎的事。有想过这两个场景的不同吗?
前者往往需要我们控制自己的想法才能去坚持完成,而后者根本就不用思考,也就是不用大脑提醒或者控制我们就可以完成。当然我们可以说后者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也就是我们不去做这件事会让接下来的事情不舒服,当然就是睡觉。而我一直觉得前者不可能做到成为后者一样的习惯,所以在一次次计划不能执行,不能养成习惯的时候,就觉得很释然。李笑来在知乎上的讲座中说到,他读书可以到达这样一种地步:如果那天不读书就会觉得难受,脑子感觉很饿!我当时才知道其实这件事是可以做到像吃饭洗脸一样的程度的,只是我没有坚持做,每次放弃的时候就会觉得这种需要思考,需要耗费脑力的行为应该不可能像吃饭洗脸一样做,,李笑来的阅读经历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认知一直都是错的。
也就是说,刚开始执行计划的时候,需要我们动用元认知能力控制大脑做计划中的事情,当这件事长期执行的时候是可以变成习惯的,成为一种不再需要强制自己才能做的事情,只要前期能坚持。而且,是对任何事情都可以,不要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找借口,因为鲜活的例子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