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对住有了概念?
这要拜黄志杰先生今天给千字营同志们的一个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你心中的住宅是什么样子?今天一天都沉醉在这个假设中,越想越甜蜜,越想越开心,似乎理想中的房子就在眼前,似乎伸手可及。可刚才一场球赛下来,淋漓尽致的出了一身汗水后,梦醒了,现实好残酷!
1986年,在我四岁的时候从农村来到县城,典租在一个二十多平米的单间里,日常是母亲带着四岁的我和六岁的姐姐挤在一张床上,父亲回来,就多加一个人,还是一张床。那时对住是没有概念的,只要跟父母在一起就好。
1992年,全家到父亲的单位居住,分了一个六十多平米的小三房一厅,我终于有了一个单独的房间,窗外是一片广阔的稻田。记忆中最深刻的是靠在床最边上抬头可以看见皎洁的月光,青蛙的叫声总会伴我入眠。这样的岁月一直到2000年。
在母亲的坚持下,靠着借亲戚的钱,我们终于在县城里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屋,大三房两厅,140多平方,不过我当时正在读书,装修和布置都是父母按照当时县城的所谓潮流来搞的。后来房屋进火的时候一看,至少不是我们年轻人所喜欢的款式,不过在这里住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这房子给我的感觉就是大,客厅大,厨房大,卧室大。
2007年,我和老婆陆续看了几十个楼盘,最后在长沙二环内购买了一套110平米的房子。老婆靠在我怀里,幸福的说,这房子我们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风格装修。那个暑假,我们两个跑遍了长沙几乎所有的建材市场,从磁砖到水管到电线,我们还自己设计,把原本两房两厅的格局改变成了三房两厅,至于颜色,老婆选择了地中海风格,纯年轻,也显干净大气,不过怎么看起来,离我理想的房屋还是有很大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因为钱。也只有在那一年,我才对居住有了一点概念,嗯,我终于有了房子了!
后来随着交往的朋友层次越来越高,看着别人住别墅,住复式,看着别人可以不记成本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装修,我突然才意识到,这才叫生活,而我们最多只能叫蜗居。
于是,我和老婆拼命的赚钱,就是想再提升一下自己的居住环境,改善一下自己的居住质量。不过这几年手气不蛮好,投资失败,亏了一套房钱,今年,我们暗下决心,无论如何要在这两年再买一套大的房屋。
假如不是今天黄先生的这个命题,我可能不会拔高自己的想法去想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一套房子。假如不考虑地域,我可能仍旧会选择在长沙西边,岳麓山下,背靠岳麓山,前面是湘江或者荆江河畔,三层就差不多,第一层应该有一个迷你的KTV,迷你的酒吧,有一个高档的台球桌;还要有一个音效特好的影院;二三楼是卧室,当然第二层是留个孩子们的,装修要简单大方,最好能把墙壁都涂鸦上动画中的英雄,为什么孩子们住二楼也是为了他们将来谈恋爱打算,行他们的方便;三层是我和老婆的卧室,有一个超高级的浴缸,不,浴床,累了就泡个温水浴,还得有个按摩椅,总之,好多好多要配齐,一个字,爽,两个字,爽透!在屋后,要有一大块地,闲时可以种点蔬菜和水果,还留一块地建个半封闭茶亭,挖个深井,配上无污染的茶叶……
回到现实中来吧,长沙河西岳麓山的别墅群均价大约1万,三层算500平方,加上200万的装修,总计700万,加上一块地,那么随便就一千万了。按照我们夫妻两个年收入20万,不吃不喝,50年!不过我现在特别相信黄先生,他说凡是跟他说了梦想的最后都成功了!
我今天就很嚣张的跟他说了我的梦想:能在长沙有一栋属于自己意愿的别墅生活!
假以时日,我没有实现,到时候去上海或者北京找黄半仙人算账!
谁叫他是神灯呢!
信黄总,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