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看过宫崎骏的电影《萤火虫之墓》,感触颇深,至今对一些细节还印象深刻。在看了原著小说后,对故事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小说《萤火虫之墓》约2.5万字,虽然字数不多,却勾画出一幅战败背景下的日本百姓的众生相。
作者野坂昭如1930年出生于镰仓,1967年根据早年经历创作的《萤火虫之墓》在次年获得直木奖。作者早年命途坎坷,多历亲人生离死别,也许正是如此,小说在刻画人物的心理和行为上总能不经意触动人心。
故事从1945年即将战败的时间段讲起。哥哥清太带着四岁的妹妹节子逃离轰炸机炸毁了的家,去找寻此前被安置在学校接受医治的母亲,然而母亲却因为重病加受伤不治身亡。兄妹二人只能寄人篱下,借住在亲戚家。原本还算友好的阿姨在物资日益匮乏的情况下,越来越表现出人性的自私和贪婪,从物质上和精神上不断伤害清太和节子。不堪忍受的清太带着节子住进了无人踏足的洞穴生活。
由于身体长期缺乏营养,食不果腹,加上生存环境恶略,疥癣、腹泻,还有跳蚤虱子的不断侵扰,面对节子每况愈下的身体,清太铤而走险,趁着敌机轰炸之时,跑到避难人家偷东西,吃的、用的,能拿什么拿什么,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挽留着妹妹弱小的生命。
在洞穴生活的日子,因为洞内漆黑一团,害怕的二人便跑到外面,看到微微发光的萤火虫亮光,遍捉了百只放在洞穴里照明。第二天,节子将死了的萤火虫尸体埋起来,说这就是萤火虫的墓地。
节子死后,清太将节子尸体火烧后留下的白色骨头碎片装进节子生前放糖果的糖罐里,带在身上。妈妈病亡,爸爸战死,连唯一可以抚慰心灵上的节子也随后而去,清太已经彻底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当慢性腹泻渐渐侵蚀这个少年的躯体时,清太躺在噪杂的车站里,在旁人冷漠的目光中衰弱而亡。
从6月5日清太的家被炸到8月22节子病亡,再到9月22日清太病亡,也不过三个多月的时间,但对这对兄妹来说,恐怕每一天的日子都比一年还长。天国里没有饥饿,没有病痛,没有悲伤,没有战争,“跟着萤火虫一起去天国吧”。
时代决定命运。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我们,是多幸运,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可以每天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和家人享受一顿晚餐,和同学同事抱怨学业工作,和朋友聚会聊天,也可以一个人畅想未来,这些小幸福作为日常被多少人注视过?
当你心情沮丧,为了一件小事愁眉不展的时候,想想我们所拥有的小幸福。到医院看看就知道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到监狱看看就知道我们拥有宝贵的自由,到墓地看看就知道我们拥有无价的生命。
看到生活的残酷是为了珍惜拥有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