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阅读的层次:
阅读的规则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至少在阅读某些超越我们能力的书时,花一点力气就能让我们从不太了解连升到多一些了解的状态。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这个阅读层次的学习通常是小学时完成的)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住一本书的重点)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更复杂,更系统化,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也是收获最大的)
第三章: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学习阅读的阶段
阅读的阶段与层次
更高层次的阅读与高等教育
阅读与民主教育的理念
第四章: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研究目录叶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
4:包着书衣的新书,读出版者的介绍
5:从目录中挑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念个一两段,或者读几页,不要太多。
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阅读,一个人如果不够灵活,不能够集中精神来阅读,就没法进行检视阅读。
二:粗浅的阅读:
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不要为一些没法立即了解的东西而停顿,继续读下去,略过那些不懂的部分,很快会读到你看得懂的地方。
阅读的速度:理想上来说,不只是要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
逗留与倒退:这些习惯不但浪费而且显然降低了阅读的速度。可以自己做这样的训练,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动时,你就能读到那些字句了,继续练习下去,继续增快手的动作,等到你发觉,你的速度已经可以比以前快两三倍了。
理解的问题:专心并不一定等于理解力。所谓的理解力是超越基础阅读层次以上的理解力,也是造成问题的根源。
检视阅读的摘要:
阅读的速度并非只有单一的一种,重点在如何读出不同的速度感,知道在阅读某种读物时该用什么样的速度。
阅读的本质是一种活动,想要读得好,一个主动、自我要求的读者,就得采取一些行动。
第五章: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你必须能够以自己的判断来掌握这本书的整体或部分道理与意义,才算真正完成了阅读。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
1: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
2: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
3: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1: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2: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
3: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培养阅读的习惯
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
由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
一个人只要学习过一种复杂的技巧,就会知道要学习一下新技巧,一开始的复杂过程是不足为惧的,也知道他用不着担心这些个别的行动,因为只有当他精通这些个别的行动时,才能完成一个整体的行动。
规则的多样化意味着要养成一个习惯的复杂度,而非表示要形成许多个不同的习惯。
要学习做一个很好的阅读者并不容易,而且不单单只是阅读,还是分析式的阅读。
我的收获和感悟:
这几章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阅读的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比如这本书是教会我们如何高效阅读并加深理解。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作者细部说了阅读的层次和阶段,以及阅读的速度和做笔记的方法和好处,还有怎样培养阅读的习惯。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
非常有道理,记得我以前很认真用心阅读过的两本书,有做读书笔记,然后读完后的感悟和书中理解到的知识并复盘,现在都还印象深刻,一本是王潇的《时间看的见》,让我明白了时间的重要性,还有一本是《早起的奇迹》让我开始坚持并轻松早起。
后来看书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记笔记也没有复盘,所以能理解和应用的就不多,甚至很多看完就忘记了,以后还是要好好践行这本书中提到的方法,让一本书真正的属于自己。
谢谢卢佳老师用心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