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希望,我的付出与努力,只是因为一个失败的结果,就被否定得一文不值。
依稀记得,高三那年,无数个日日夜夜,挑灯夜读,以及永远都做不完的试卷。没有娱乐,没有休闲。有的只有凌晨以后的睡眠,以及天还未亮就已滴答响起的闹钟。当然,这是所有高三学子的常态。所有人都告诉我们:“好好努力,将来考个好大学。” 最后,对此深信不疑的我,也只是考上了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学。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处于一种自我怀疑的状态。是我不够努力吗?可能吧,可是我除了睡觉,其余时间基本都在学习;是学习方法不对吗?也许吧,可是我也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跟着老师的节奏复习。又或者,这就是所谓的“命”?可我也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然而,这种种理由,都无法说服我,无法让我为我的败北“开脱”。
思忖良久,我终于想通:也许,成功是意外,失败才是常态。有时候,最终的结果,早已无关乎努不努力,只是生而为人,我们无法左右结局。
最后,我终于与多年前的自己和解。
曾经听到小米手机的CEO雷军说过:“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的确如此。这里,所谓的“战略”,代表的也就是正确的努力方向,可他并没有指出,如何能够找准这个方向,又或者说“找到了这个所谓的方向,为之努力后,就一定能成功吗?”
某种意义上,这和如今流行的“成功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质上都是宣扬“成功很重要”,“找对方法很重要”,但它从不告诉你,方法是什么。反过来说,这世上,也并不存在一种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人。
很喜欢高晓松老师的一句话,能被历史所铭记的,终究是少数人。根据二八法则: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着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而功成名就者,更是少之又少。而那些大多数所谓的“失败者”,真的只是单纯的不努力,或者打着“努力的”幌子感动自己吗?我想不见得。
事实上,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然后趋于正轨的过程。古人亦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说法。“天时”,“地利”,“人和”……这些都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而“努力”,或者更确切的说法,“有效的努力”只是这些要素之一。而对于为局外人而言,只要结局是失败的,他们便会将整个过程一票否决,随后只是草草地添个标签——“他只是看上去很努力”云云。殊不知,很多时候,哪怕失败,也是努力过后的结果。
努力和成功本就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成功的背后一定蕴藏着的努力与汗水,而努力,只是成功的要素之一。
请记住,别人的人生里,我们都只是一个旁观者。不要每次看到一个失败的结果,就轻易用一两句话,把别人努力的过程贬得一文不值。
更多优质文章,尽在公众号:晴语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