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大多数人肯定是“颜控”。我也不例外,所以我想说其实吸引我接触并阅读这本《肠子的小心思》,70%的理由是它的封面,20%的理由是它的研究对象——肠子。另外10%的理由是近期书荒,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
在此,特感谢最后10%的理由,感谢推荐它的朋友们,让我没有错过这本好书。那么先来看看它的封面吧!
“一个被人类低估了的超级器官”这是封面上对肠子的评价。如果你阅读过此书,一定会有同感。
感谢译者钱为,他在序中提到,译书的时候,他总是想着怎么样解释才能让他妈妈看明白,德国小青年间说的笑话怎么说才能让他妈妈妈也会心一笑。感谢他的这种心情,传达给了看这本书的我,我想告诉他,这本书也带给了我他所希望的启发。
对于便便这个话题,在中国人的道德观里,是不太文雅的。比如我的家教中就有一条不能随便说“我要拉屎”这句话,而是文雅地改成“我要去卫生间”。又比如,饭桌上是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关于屎尿的字眼。从小到大的这种教育,让我对便便既好奇又羞涩。我家乡的同学父母大都也是这个观点。
然而有一天,我看到好友发了一条朋友圈,配上了下图:
当时一群好友在评论区回复,哪种最好?甚至开始在小群里讨论起关于便便的那些事儿。我也成为了那些探索便便知识的一员。(读者朋友可以猜猜看上面哪种是最理想的便便)
现在回想起来,原来我早已接触过这本书,在看完这本书后,我还去找了好友问她当初是不是看了这本书,她说是的,这本书很好看,比市面上那些“养生”书有用多了。她可不是一个随意过活的人。
第二个吸引我的知识是扁导体。小时候我身体很差,总是动不动就感冒,感冒的步骤是:嗓子疼-咳嗽-感冒。嗓子疼真的是最煎熬的。长大了去医院,这时候医生开始改“嗓子疼”的诊断为“扁桃体”发炎,扁桃体是什么东东?我竟然连总是欺负我的器官名字是什么都不知道。
再次感谢本书的科普。关于扁桃体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咽喉一圈有免疫组织覆盖最下面的是舌扁桃体,左右两侧是腭扁桃体,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扁桃体,上侧还有咽扁桃体,临近鼻子和耳朵(小孩子患扁桃体炎的时候经常会在这里肿很大)……而扁桃体的职责是“发现侵异物、训练免疫细胞”。作者生动地描绘扁桃体发炎的原因竟然是上述的扁桃体家族过于好奇勤劳的副作用。
那么到底要不要切除扁桃体?作者的答案是“对我好点就不摘掉你”,7岁后可切除,而且被割掉的只是腭扁桃体而已。
本书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拉大便的正确姿势,唾液腺的作用,食道、胃、小肠、大肠的各种作用,食物的旅程,口臭怎么办,益生菌的好处……
总之,读了本书后,我的第一感受是我觉得我可以让我的生活更健康,而这些知识原来都藏在肠子里!所以强烈推荐此书!另外,再次感叹译者的文字功底,翻译过来的文字还是很幽默生动,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