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六月份,高考这个热点词汇总会如期而至,对高考的报道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关注又是否会对高考产生错误的引导呢?高考是很重要,但高考绝对不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人生的博弈仅仅三年哪够!家长的期待我们都能理解,但这样的关注度是否会让孩子对高考 产生错误的理解,一个高考就能代表一生的时代早已过去了,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不断的思考和学习,三年的学习的确能锻炼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但是三年的学习能够培养一个人学习的恒心吗?
作为过来人,看过了太多的大学现象,眼下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我认为是知识的汲取方式,高中三年,父母老师完全可以用大学的美好去填充孩子们的幻想,可是三年后呢?如果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如果仅仅是为了高考,为了讨生活,那么中国的未来依然很难 出现专业度极高的代表,没有兴趣的支撑,没有爱的动力、收获的鼓励,一个人很难在一个专业有所建树,但依然不可否认大学确实带来了人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文化水平的全面发展,但在精神风貌方面的不足还是很大的一个漏洞。高中的学习,对一个人兴趣培养应该 是一个关键阶段,这个时间段的被动学习往往让人丧失了自身对兴趣的探索,所以很多人在高中毕业后面对专业的选择一脸茫然,不了解自己的人谈何去迎战未来。
我听说过很多毕业生的心声,他们大部分都否定了在大学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反而更倾向于课余时间自己的挖掘,通过对自己兴趣的收集和探索,给自己的未来定下目标,所以这些人往往更喜欢图书馆、喜欢自习室,因为他们懂得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很 多人说大学学了这么多课,到头来要么还给老师了,要么自己重新学习,因为在大学他们很难说服自己:“学习了这些就能找到好工作?就能有好的生活?”一方面来说,他们缺乏对自身的了解,对未来生活的思考,还有就是对当下很多大学的教育模式的不满,很多教 师往往倾向于对知识的灌输却不倾向于对知识的分解和引导,当然这里完全没有对老师的不敬,作为老师确实很辛苦,很多老师非常想让学生能够学有所成,但是来自学生的学习态度实在让老师无从下手,只得将自己的本分做好,而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也在这些现象里越来越麻痹,双方的误解越来越解释不清,所以这里师生之间缺少的是沟通。你能想到很多大学生毕业之际竟然叫不出全班同学的名字,甚至连跟异性说话也少得可怜,教育的本身并没有问题,而问题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另一方面,学生对于精神风貌的建设越来越懒散 ,原因是多方面的,校园内的学习氛围,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媒体的各种负面新闻的传播,在身心尚未健全的青少年心中,这些就是毒瘤!再加上学校善意引导的缺乏,精神这块的建设实在不敢恭维!
我一直坚信,人的物质生活水平需要精神文化的平衡,这样才不至于让人的欲望无止境的膨胀,知足长乐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更何况人的需求本来就是无止境的,对于物质的追逐如果没有精神层面的敢于那么后果将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对于高考我们更应该以一颗平 常心去对待,只有这样,才会真正让孩子轻松上阵,认清自己的定位,从根本上消除紧张情绪,得到自己应有的回报。相对于社会的种种,高考实在太过平常,一个人要想摆脱平庸,三年哪里够用呢?
对于当下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我无可辩驳,但是方式上还是值得思考的,孩子的童年是不可剥夺的,成长中父母只是作为引导的一方,怎么成长让孩子决定,还有那些大道理就算父母讲得再多远不及孩子自己亲身体会一次来得实在,不要害怕犯错,在童年, 允许他们犯错但一定要从内心里知错就改,谁不会犯错呢,小时候犯错总比长大了在犯错要好得多吧!给孩子一个相对自由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美、发现生活、发现兴趣、主宰人生,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要追究孩子犯错的后果,那都是多年前父母以及启蒙 教育的因啊。很多家长都希望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但是你们又是否懂得怎样的环境才是好的,才是健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