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很晚看到一则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休.海夫纳——《花花公子》的创始人去世了。9月28日自然死亡。享年91岁。
啊?我以为早就过世了。最近这些年,少有听到花花公子的名字了。
二十年前,也不知道是从哪里知道,美国有本《花花公子》的杂志,是资本主义罪恶的代表,极其下流无耻。偶有些镜头,是海外回国的人员,偷偷在行李箱中夹带了这本杂志,被我神勇的海关人员查了出来,这是被资本主义腐化了的证据啊!
虽然杂志一直没有引进大陆,但是花花公子的服饰倒是在国内引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潮流。品牌从高端逐渐走向了亲民化路线,上至名流、政要,下至普通消费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花花公子”。
现在,花花公子服饰落魄到满大街的年代都过去了,我们正在忘记它。提起它也没有什么波澜了。
1953年以高端男性杂志为名创刊的《花花公子》,60年代曾引领美国的性解放运动。虽然在初期,以女星的裸照为卖点吸引人,但是海夫纳一直心怀理想,期望能通过《花花公子》实现其进步主义的政治哲学。
所以,其后内容逐渐涉猎社会运动及严肃文学,以其高水准的文学创作、文艺评论和精英访谈而在美国知识分子界享有盛名。海夫纳在1965年在《花花公子》上刊登了他与马丁路德金的访谈,在1974年发表了亨特·斯托克顿·汤普森的小说。
这本20世纪最臭名昭著的杂志,在全球成为一种关于生活方式与性的硬通货。
在中国,却是一个禁语,某种生活的代名词,或者被认为是一个邪恶的代表。我们中国从来就没有引进过这本杂志,所以它什么都是,就是不是一本杂志。
有一句概述说得好:花花公子只是一本用新的道德货币发行的男性读物,封面是性,内容是快乐,封底是商业,仅此而已。
历史总是不断的推进,曾经的含蓄,隐忍或者怯弱早已烟消云散,花花公子也老了。有的外网传言,现在中国的女孩的开放比起兔女郎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也不想描述和讨论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但是开放的,包容的性观念,性文化,的确是社会的一个大的进步。
花花公子是贬义词么?我一直认为是:风流成性,不负责任。
翻看《兔子先生》的传记(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0年2月出版),扉页上写道:
他不会把生命视为眼泪,而是幸福的时光,
他必须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他必须是个敏捷的人,警觉的人,有鉴赏力的人,
可以摆脱逆境的人
这不是一个励志上进的成功人士的画像么?满满的鸡汤啊!
活着不只是为受难,还要享乐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现在小资,中产所追求的生活啊!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是它啊!
我们应该享受这样的生活:在自家的公寓中,调上一杯鸡尾酒,准备两份开胃小吃,唱机里放上一段背景音乐,邀请一位红粉佳人,静静的谈论毕加索,尼采,爵士乐,还有性。
现今的哪一部小说,电影,电视,没有这个桥段?大时代也好,小时代也罢,宣扬的也就是这些。
回过头去看当初那些惊世骇俗的图片,放在现在也就了了了。
夜深,不想写太多,何况这些都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但还是要向他致敬,
一个伟大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改变时代的人!
只有他才够胆量说:
很多人花前半生追逐名利,花后半生声称厌恶名利,而我,不愿意将我的人生与任何人交换。
推荐阅读
山东画报出版社的:《兔子先生》一个世纪的性态度史。
吴晓波频道的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