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是否该批评徐志摩,像许多人一样我欣赏他的才气,却不为他的选择而欣欣然。
他是有名的才子,却英年早逝,他是浪漫的现代诗人,用半生追寻着自己的爱情,他是个多情的人,但最终没能找到自己好的归宿。我不清楚他是否是一个快乐的人,因我无法飞到他的那个年代去真正的认识他,我欣赏他爱了便用情至深,但我还是想要说他,徐志摩你是个笨蛋,你错过了一个最真心待你的张幼仪,伤害了一个无辜善良的女子,作为她的丈夫也并未担起照顾自己家庭的责任,对于父母安排的婚姻,心里不甘,却又碍于孝道不去反抗到底,到最后为了自己所谓的爱情,背弃了已怀有自己孩子的妻子。
只读过他的《再别康桥》总能感觉那些柔缓的句子在我耳边围绕“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似乎很远,似乎很近。只看过他的《爱眉小札》总觉得那些字我不甚懂,眉是陆小曼吗?好像是的,我不喜欢这个角色。《人间四月天》这部剧让我知道了他和她们的情感故事,也是当时只有十四岁的我,第一次清楚知道了徐志摩这个人,他一生的经历,他不甚顺遂的感情历程。
总觉得他的爱太浓烈,但对于不爱得人又是那么的冷漠与决绝,爱要到什么程度人才会大彻大悟?
回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张幼仪,一个传统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一个一生受了太多感情伤害的女性,我好敬佩她,她是那么温婉,贤淑,坚贞,宽容。有些人爱的总是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而伤害别人,只有她是真正的爱着家人多过自己。
为什么徐志摩就不能爱她呢?她很爱他,崇拜他,尊重他。可他却把自己的爱给了另一位女子,这份得不到回应的爱是那么的悲哀,却又是那么的珍贵。其实徐志摩何其幸运今生能遇到一个善良又具有风度的张幼仪,永远不会对他歇斯底里。这份幸运可能他自己并不认同,因为于他张幼仪只是他爱情路上的阻碍,是囚禁他身的枷锁。
在徐志摩心中,也许林徽因才是他此生最真心爱过的女子,林徽因的确是美丽的,有才华的,是他的知音。这个一心追求所谓自由,所谓浪漫的诗人自初见她起便被她吸引,他对她付出了爱,泛滥而决堤的爱,但世事总有无奈,爱得深了,最后得不到也是惘然,他是否得到了林徽因这个曾经是三个男人都喜欢的才女的芳心,我不记得了,也许她也曾动过心,但他们最终没能共偕白首,这又是多么无奈的爱。
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陆小曼,也是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的女人。当时的他幸不幸福,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也许他是快乐的,是满足的,也许是稍遗憾的。但他是否心存一丝愧疚,于他真正伤害过的人,这一切全都是个谜,随着他的离去,已令人无法真正去探寻。
对于张幼仪,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她的一生从徐志摩开始便充萦着悲伤,但她却没有选择悲伤的过日子,她不是出色的才女,也不是美丽的无法比拟的女人,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过日子的女人,但她真实,勇敢,坚强,善良。
当时的时代造成了她选择不了的命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不爱自己的人,被自己爱的人告知离婚,孤身一人怀着孩子定居异国,它乡求学照顾幼儿,独自承受丧子之痛,一切的一切,我仿佛可以想见她曾带泪的眼,疼痛极致的心。也许徐志摩并不是真心的想要去伤害她吧!我情愿这样想。
我常想着,若是可以能有那么一个人好好爱她就好,但我知道那个爱她的人不会是徐志摩,张幼仪永远等不到他的爱,她应是早已明白,他从未好好的看一看她,他只说他们这一生都亲人。所幸她最终也拥有了自己的幸福,尽管那个人来的有些晚。有时候会想刘若英所诠释的张幼仪真是再好不过了,她们都是性情中人,于爱情,于处事都有那么一些相似之出。
徐志摩总在追寻着自己心中的爱情,以为那就是幸福,可最终在他身边的并没能给他幸福。而他放弃的,不稀罕的,却是在他逝后为他打点一切侍奉其双亲的人。那个女人,曾为他守着家庭,照顾其起居,为他奉献自己的青春,为他生下孩子,就算到了最后还成全了他追求的爱情,是的不必强求。
我一直坚信,并深信。以伤害别人为基础而不被人祝福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你伤害别人有一天也会有那么一个人会去伤害你,这就是佛家所讲的因果。
(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中遇到的几个女子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此为 张幼仪晚年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