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朱永新和俞敏洪老师关于教育的对谈,受益匪浅。我们都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的很多标准和逻辑都是错误的。就像朱永新老师说的,现在教育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一个人,学一样的课程,达到一样的目标。
可是人本来是不一样的,用同一个模式去要求所有学生,本来这样的教育思想就是错的。以前我不理解为什么要降低学习的难度。原来是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按照清华北大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很多人觉得自己达不到这个标准。这样的教育会挫伤很多人的自信心,破坏了我们内在的生长力量。
因为出社会工作后我们发现,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那么多知识,或者说那么深奥难懂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小学初中一定要认认真真学习,打好基本功,到了高中再去规划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考一个适合自己满意的大学。
朱永新老师和俞敏洪老师还谈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很多人觉得学校功课都来不及做,哪有时间阅读呢?其实这些矛盾都是可以调和的。在练习的时候,可以有选择地精确适度练习,大量重复性的练习是没有必要的。过渡练习会导致学生厌倦学习。
人为什么要阅读呢?特别是孩子。因为阅读能锻炼孩子完整的思维能力,人的学习力体现在阅读力上。阅读的问题解决了,会形成学习的基本能力,对提高学习成绩的帮助是水到渠成的。喜欢阅读的孩子,会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成绩差不到哪里去。营造书香校园,而不是把阅读定位为课外阅读。
当然阅读时选择书还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好书,受益一生。选择烂书,浪费时间,可能三观都读歪了。为什么犹太人荣获诺贝尔奖的比例高?这和他们喜欢阅读是分不开的,犹太人是全球阅读量最大的。
俞老师去过以色列,那里到处都是书柜,马路边上有公共书柜。老百姓可以随便从里面拿书回去看,读过的书可以自愿放回书柜。一个到处是书的地方,犹太人出名也是情理之中。其实哪里有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家一定要有书柜。有一墙书香的家,乃是人间天堂。
董宇辉老师关于读书说过这样一段话:读书不一定能让你前程似锦,功成名就。但读书能让你出言有尺,嬉闹有度,说话有德,做事有余。读书不是为了一纸文凭,不是为了一夜暴富,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让你在未来能独自渡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是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最后,教育需要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温暖的人性。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呢?朱永新老师说从两个方面来。一是从伟大的经典阅读中来。古往今来的文学经典,有一个共性,就是体现人性的光芒和温暖,赤子之心。大量阅读后,自然会植入人性的温暖。
二是,教育要关注个体,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发现每个孩子的光芒,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潜能。实践赏识和鼓励教育,而不是“目中无人,目中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