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情操篇
众所周知,《三国志演义》的主要角色,第一是曹操,第二是刘备,第三是诸葛亮。从《三国志》来看,曹操应该是主角,《魏书》占的篇幅最大,其次是吴,蜀国最小。甚至《魏书》的篇幅远多于《蜀书》,所以在史书中占主要分量的是魏,占核心、中心位置的是魏,这点毫无疑问。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在中原地区,也就是后来魏国的辖区。所以整部《三国志演义》不能不充分展开曹操的一生经历。但是,在小说的几个主要人物中,第一个出场的恰恰不是曹操,而是刘备。开篇便是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小说家偏偏从刘备讲起,而不是从曹操讲起,在小说家讲述的故事中,刘备成了主要人物。不管是从年龄、还是从当时的名声看,小说都应该从曹操讲起。但是小说家却没有这么讲述,这可以看出小说家的叙事是有明确的立场的。小说家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小说家的叙事立场更鲜明地表现在孔明的故事中。
孔明的故事从第三十七回一直延伸到第一百零三回,所以有一种说法是整部《三国志演义》就是一部“诸葛亮传”,第三十七回前是诸葛亮前传,第一百零三回后是诸葛亮后传。诸葛亮“千呼万唤始出来”,没有先生就没有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靠自己不行。孔明还没有出山,就指明将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草庐里就能指点天下,刘备连想都不敢想。同时我们看到,第一百零三回之后,叙事节奏大大加快,诸葛亮死后没什么可写了,不仅蜀国没什么可写,整个三国都没什么可写的了。
在第三十七回中,此回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玄德三顾草芦方见先生,尤见小说家心目中孔明地位可见一斑。毛宗岗评三国中就一语道破“且孔明虽未得一遇,而见孔明之居则极其幽秀,见孔明之童则极其古淡,见孔明之友则极其高超,见孔明之弟则极其旷逸,见孔明之丈人则极其清韵,见孔明之题咏则极其俊妙”更有水镜之荐孔明,徐庶自语与孔明相比譬如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般种种旁敲侧击,不仅是小说家,更在读者心中把孔明竖成一座才智超人德高望远的指向标。孔明可谓是历代士人政治家的典型,代表着古代士人政治情操,毕生理想,生活态度。在毛宗岗《读三国志法》中曾以为三国有三绝,诸葛孔明乃其中一绝也,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更说孔明乃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
士人的政治情操,首先就是政治选择,其次是政治理想。古往今来士人往往都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殊不知,臣主之间的选择是双向的,孔明为何久居草庐之中,纵观天下大势,河北袁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袁术,孙策,张绣,韩遂等辈好不夸张的说实力均远高于当时走投无路的刘备,但孔明仍最终选择刘备这是为何?
孔明本是不愿出山的。小说写道,徐庶要去许昌之前,专程拜访诸葛亮,告诉他:“庶临行时,将公荐与玄德。望勿推阻,可往见之,当展平生之大才,不负夙昔之所学也。”孔明“闻之,作色而言”,说:“汝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你这不是把我当作祭祀时用的牛羊吗?说罢,“拂袖而入”。可见孔明明白,自己最终会成为刘备的殉葬品,自己会以一个悲剧结尾落幕,但想而又想,断而又断,最终还是选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随刘备出山。
在小说中,孔明尚未出场,其弟就有一首歌率先露于大庭之下。“凤翱翔于万里兮,无梧不栖;吾困守于一方兮,非主不依。自躬耕于陇亩兮,以待天时;聊寄傲于琴书兮,吟咏乎诗。逢明主于一朝兮,更有何迟;展经纶于天下兮,开创镃基。救生灵于涂炭兮,到处平夷;立功名于金石兮,拂袖而归。”楚歌中点睛之笔即为“非主不依”四字,只有遇到明君圣主,才能先“展经纶于天下”,次再“救生灵于涂炭”最终“立功名于金石”。从这些来看孔明是一个有着雄心抱负想要功垂万古的人,有伟大的政治理想,更有无限才华。
孔明择主应当有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圣君明主,仁义礼智缺一不可,广施恩泽与百姓,曹操此类奸雄不在孔明考虑范围之内。其二,必须有雄心抱负,在乱世之中要有上可力挽狂澜剿灭国贼以报天子,下可平定战乱以安百姓的壮志。因此刘表刘璋等人又被排除在外。其三,有对自己委以重任的把握,也就是无论如何必须有施展雄才大略的空间,能够把他作为委以重任的股肱。第三条基本决定了孔明择主的方向。《三国志》里记载,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东吴重臣张昭想推荐他侍奉孙权,孔明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由此可见的,孔明打心眼里承认孙权是一位英雄,可当“人主”,能用我但不能尽我之才,所以我不会选择留下。相比于曹操孙权此辈,手下雄兵数万,战将千员,有才谋士更是层出不穷,孔明若是投了这两主,别说委以重任,就是能不能在决策事项时有重要发言权都是问题,自然而然,刘备这位流离失所,文将稀缺之辈最后成为孔明的选择。
当然可能这些还不完全是孔明选择刘备的所有原因,其中还包括刘备的血统,其乃当今皇叔,血统纯正,是一位皇族,有先天优势,再加上刘备的仁义道德之名遍布四海,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百姓口碑竖起来了,也就得民心了。
古代文人的终极政治理想就是为“帝王师”,只是单纯的能力上才智上远高于帝王,但并无任何非分之想,用尽毕生所学辅佐帝王成就一番大业即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诸葛亮选择了刘备,意味着他本身有让刘备能够选择他、能够认可他的那种非同常人的厚重本钱。这种厚重的本钱,就是他的超人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洞察力。所以就有了“隆中对策”。
隆中一席话,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短短三部曲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是刘备几十年来从未想过的,也不敢想像的。刘备拜请孔明出山,孔明一句“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即让备为苍生无可挽救而“泪沾袍袖,衣襟尽湿”,由此可见备对孔明的佩服之情说是五体投地不为过。孔明如此,堪称帝王师。小说中孔明坦言“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方出山便思退步 真是淡泊宁静之人。小说为了展现孔明的经天纬地之才,不惜用刘备来做陪衬,小说有意贬低刘备的才智和作用,主臣之间行程强烈反差。用刘备对孔明所战之策的言听计从的方式,又屡战屡胜来衬托孔明自比管仲乐毅实不为过,孔明真乃卧龙。
无论轻而易举取胜新野之战,献计火烧赤壁大败曹军,锦囊妙计迎娶孙妹,到后来的夷陵之战伏兵鱼腹浦,无论胜败,孔明均是料事如见,神妙不测。刘备智力僵化到何种地步?孔明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若对孔明言听计从,则事成兵胜,一旦越过孔明擅自做主,则兵败无虞!刘备甚至一度成为阿斗,孔明的阿斗,必须仰仗丞相才能成事。孔明的才华抱负得到无穷尽的施展,犹入无人之境,一个士人做到如此地步已经是古往今来天下士人无出其右,难以望其项背。
自由地择主而事,成为“帝王师”,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可以引导君主,左右政治局势,这是中国古代士人的政治理想,当然也是他们的梦想。《三国志演义》里孔明的辉煌成就,为中国古代士人圆了一场政治之梦。千古传唱的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也是孔明一生功名大业的高度概括与真实写照。敢问哪个士人不想如孔明一般轰轰烈烈的成就一番大业?
历代以来,人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在《三国志演义》问世之前,已经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借诸葛亮形象寄托自己救国救民的怀抱。陈寿著《三国志》,称诸葛亮为“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杜甫热情地歌颂:“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感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无论是杜甫抑或陆游,都把孔明当做自己的政治典范。历代无数仁人志士无比景仰孔明是因为他身上凝聚着中国古往今来所有士人的深切寄托与愿望,他代表着天下士人的政治情操。
未完待续……
孔明:谋事篇、谋略篇相继发出
日后曹、孙、刘、鲁肃、司马、周瑜等会陆续完成
有同爱三国的小伙伴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