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6-P46,今天阅读的内容是“家长的故事",一共11个例子。总结如下:
一、家长意识到沟通中不提供建议,孩子们竟然可以自己开始想办法解决问题了。
书中给出的例子是例1至例3:这三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孩子年龄以小学为主,事件定位在校园,与同学以及老师发生的冲突。这些家长先是和孩子共情,“这让你生气或愤怒了",接下来的谈话中家长一直在倾听,“原来是这样",“你觉得******"。谈话以孩子找到解决办法而终止。
案例4至5,是6岁以下的孩子,对自己感觉尚不能清晰地表述,需要家长更细致,能说出他们的感觉。孩子在得到理解之后,情绪会恢复正常。
案例6,我特别有感触。让孩子知道他们是可以同时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保罗对弟弟有时候喜欢,有时候讨厌,妈妈描述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并不是一味地要求他喜欢弟弟。在我看来,这就是正面自己的情绪,我们对身边的亲人,也会有抓狂的时刻啊!对身边的人的感受,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是允许有不同感觉的。在这样观点成长起来的孩子,我相信遇事不会钻牛角尖,情商不会低。
二、孩子有权力伤心难过,这并不会成为家长的负担,家长不会为此而崩溃。案例7和案例8,两个孩子对自己的认知问题。我也遇到过孩子缺乏自信的情况,往往先是予以否定并提出自己观点,再接着举例来说明。看到书中两个例子,家长的谈话中只有关于“你"的表述。两种方式对比下,第二种方式鼓励孩子先面对情绪,再自省。我之前的方式,就是自己在唱独角戏,看起来是鼓励孩子,其实一则孩子能听进去多少呢?二则没有正面问题,是一种逃避。
三、家长可采用“用幻想的方式满足他们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案例9与10,"在孩子特别是低龄孩子眼里,情绪接纳与否是更重要的。孩子眼里不在乎你说的话是否能实现,在乎的是你认可了他的想法。对缺乏幽默感以及童心的中国家长,似乎并不容易。我家孩子也提过“希望妈妈能替她去考试,第一个做完而且是100分",我只是呆板地告诉她我要上班而已,下次我也可以试着用这种方法。
总结一下,1与孩子的沟通中,尽量淡化“我"。2允许孩子存在两种不同的感受。3可以用幻想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