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小A去商场买个眼部打底。她想买个浅色的。拿起试用装一试,颜色很深,色号不对。她就找柜台销售,要她给找一个浅色。销售姑娘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直接说,“这个产品从来都不分色号。”
小A问多少钱,销售说680,小A说,我记得我买过浅色的呀。销售员从牙缝里嗤的笑一声,高贵冷艳不耐烦,看都没有看小A一眼。那意思是:我懒得理你。
小A被她嗤的都开始怀疑自己。打算拿一个正装走的时候,看到背面很明显写着“象牙色”,想想肯定还有别的颜色,于是她在货架上仔细寻找,果然翻出了她以前买过的浅色的那一款。
小A说:这个销售今天肯定有特别不开心的事情,要不怎么摆着那么一副死人脸。
这个非常有可能。
有可能是一个远离家乡的姑娘,上学不多,家境一般,对自己低微的薪水很不满意,可是有没有能力去改变。也许最近遇上一个渣男,昨天刚刚分手。
可是,这是对待工作敷衍,对别人冷漠无礼的理由吗?世界有没有义务和你同悲欢?
谁没有自己小世界里的心酸和无奈,谁没有心碎和心痛的时候,这些情绪可以毫不掩饰地转化到每个擦肩而过的人身上吗?
微博上看到一个人说了这样一件事:
同一小区,对面那栋楼有个老太太去世了。昨天刚下葬,然后就在此刻,凌晨一点时候,她女儿开始哀嚎。重复哀嚎着“我的娘亲”这四个字,真的很吓人,把小区的狗都带叫了。我好想开窗户让她闭嘴,又觉得不人道。但真的很恐怖,也很吵,今晚不用睡了。
撕心裂肺的苦痛只有她女儿一人懂,哀嚎悲泣里的思念和伤心只有她一人懂。路人和邻居听起来,只觉得心烦和可怕。自己认为悲戚或者喜悦大过天的事情,不过是别人眼里的世界背景。哀嚎会随着风飘走,思念还得随着时间慢慢平复。
悲伤的夜晚之后,第二天的城市依旧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世界并不会为任何人的悲伤或者歌笑停驻。
小时候,听奶奶说过这么一句家乡的俗语:晚上想了千条路,白天依然磨豆腐。
有一次看一本关于佛教的书,里面有一句话:开悟之前,砍柴倒水,开悟之后,砍柴倒水。
村上说:你要做 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活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Ta们在说同一件事情。
世界尽是他人悲欢离合,尽其所能,我也只能顾得了自己的歌笑悲泣。甚至,自己的情绪也把握不好。偶尔失态,偶尔吵闹,偶尔跌跌撞撞,都是常态。
无法参与别人的故事,注定不是对方,所以只觉得吵闹。
人不会花费很多精力去感受别人的情绪。也没必要。“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只是告诉我们,站在不同位置的人,很难看到同样的风景。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放弃,别轻易把自己的伤疤扒给别人看。
在这个大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悲喜的“吃瓜观众”。那就开心地吃自己的西瓜吧。
这篇小文,以鲁迅的文字结束。这几句话,来自鲁迅的一篇小品文《小杂感》,收集在鲁迅的《而已集》里。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
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
对面是弄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
还有打牌声。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 鲁迅
作者:山石。本文曾在作者公众号“白布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