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绪
艺术源于生活,而艺术又是高于生活的。处处都充满了艺术,只是那些不起眼的艺术时常会被我们自动的忽略了。看似平凡的小事,对于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小小的细微之处,总会产生天壤之别的效果。想换一种眼光和角度来看待世界,更想眼中之物能成为艺术的一部分,至少也要成为艺术的起源和灵感。
我在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专业写手,尽自己所能的去发现身边新奇的事物,让它们为我的写作提供素材。时间长了,这样的想法和行动就越来越不能满足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了,归根结底,大部分的原因都出在自己身上,反观现实,生活真的太宅,生活圈子太小,见识浅薄,千篇一律的写作手法和内容,总让自己望其生厌。
听说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和变化,会在阅读里留下痕迹。
我迫切的希望,自己也能在阅读里留下自己的痕迹,至今为之,自己读过的书的数量少得都无法列举,偶尔有那么几本可以算是全读过的,篇幅太长,断断续续的零散阅读,常导致故事和情节的连贯都是跟不上,到最后好不容易读忘了,只是记得一个大概,具体的细节有模糊不清,当别人问起时,也只是支支吾吾的回答人家。
每当此时都是提心吊胆,十分害怕因自己的原因错解了书中之意,明明是一本好书,被自己给陷害了。如果作者知道了,会不会在梦里将我掐死,当别人读到那书时,想起我的说辞,在背后议论我也是难免的。
关于“作者已死”这个问题,就像同一本书,不同的人看了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作者和读者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虽然,作者在写作时曾考虑到他的作品的适合对象,以及读者的需要,但作品一旦脱离了作者,它的作品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独立于作者之外,读者所看到的也就是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即使是一样的年限,相同的版本和排版,对于读者来说,也会有细微的差别。读者情感,关注点,知识面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对同一本书的看法和态度是不一样的。除了作品本身以外,我们还会对作者进行分析了解,做到之人论事,以防自己的见解太过偏激,或有悖于作品。
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会跟这本书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阅读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会牵涉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人作为阅读的主体,会受时间,地点,环境,情感态度的影响,不一样的状态会选择不一样的书籍进行阅读,使书籍和自己显得相得益彰。
困惑,烦恼时会找需要的书籍来开解自己,让自己尽快离开那段痛苦的时光,快乐,喜悦时会寻找有着相似情怀的书籍来得到共鸣。我们往往从书籍中获取我们所需的,有没有曾注意到,阅读时的自己和那本书会不会有和平时不一样的关系呢?
书籍充实了我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财富,支撑着我们的生活。读不同的作品我们的心态也会随之不一样,所注入的情感也是细致末微的。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跟这本书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
书要是不被人阅读,它就只是涂在白纸上的黑色污迹,而一旦被阅读就一定和特定读者建立与他人不同的关系。
作为一个读者,兴趣是决定阅读的关键之一,在选择书籍时,会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偏爱的类型,遇到自己钟爱的便会多多留意,倾心关注,机缘合适就统统打包带走;遇到自己不喜爱的那就浏览浏览,之后再慎重考虑,是否确定要收为己有,遇上这样的事,常要三思而后行。
对待同样的书籍,难免会有不一样的观点,即使是志同道合,这样的尴尬也不是不会碰到。以专业来分类书籍,这种事我们时常在做,据自己所学,为了达到要求,常局限于看自己专业的书,与专业不相付的闲书就很少有涉猎。
这种方式不太有利于自己个人知识的全面提高和塑造自身的整体素质,虽有所长,但弊处也多。其实对不同的观点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是很可取的,专业和不专业的书籍,有时也不要分得那么清楚。
阅读器的书架显示,我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所看的书正是那个年纪的孩子们看的,关于自己那个稚嫩的自己,在那个年纪,还真的没有好好读过几本正经的书。也有在那个年纪里读书,所读之书并没有让我记得,都是写过眼云烟,转眼即忘。
所知的位数不多的几本著作,从来没有扎扎实实的看过,永远只记得故事的梗概,至于其中的细节自知甚少,这样的读书太过肤浅,太过囫囵吞枣,导致我现在的胡编乱造,造得多了,便发现自己快力竭而亡了。
小说,散文,诗歌,传记,史料,评论,杂志报刊........这些文字载体所记录下的都是发现的美。任何艺术都比不上生活的美,相反,生活有所不足,才需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