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男子的尊称,优势也泛称男子。《论语》中“子曰”的子,一般都是指孔子。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习: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学习之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感悟】温故而知新才能常常新,在大学学习的时候,每看一本书我都喜欢读三遍,第一遍看过后可能只会对大概故事内容有所理解,第二遍看的时候又会有一些新的感悟和知识点,等到第三遍看完以后我已经彻底把这本书吃透了。这跟论语的思想也是不谋而合的,每次学习到一个新的知识点的时候,我都会感到特别的兴奋,当跟朋友交流的时候我们可以围绕一个话题畅所欲言也是令我兴奋的,别人不了解我说明我还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到位,我会更加努力做到自己最满意的状态。我喜欢将书上学习的东西与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会让我感悟的更深刻,这也是我参加论语学习班的第一篇文章,是一些自己的生活体会,希望大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