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
祖父答道:“因为没有开花,就不结樱桃。”
我继续问:“那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呢?”
祖父看了我一眼说:“因为你嘴馋,它就不开花。”
听到祖父这么说,知道他是在嘲笑我,可我还是飞奔着朝祖父跑去,装作很生气的样子,来到他的面前。结果祖父一抬眼看我,我就立刻笑起来,笑了好久都停不下来,我不知道自己的笑声到底有多大,反正感到耳朵笑得嗡嗡响。
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快乐时光呢,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总是格外美好,让人留恋不已。
上面的这个小故事,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记忆中的一件趣事。
爷爷是家中最疼爱萧红的人,他陪伴着萧红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那么,你想不想知道,除了爷爷之外,这本书里还讲述了哪些人的故事,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萧红吧,她的原名叫张乃莹,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的一个地主家庭,是与张爱玲齐名的“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葬于浅水湾边,年仅31岁。
鲁迅曾说:“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
旅居他乡、久病缠身的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用散文化的语言,饱含深情地描绘了她童年的家乡,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展现出了呼兰河,这座中国东北小城独有的风土热情,也表达出了她对童年幸福时光的怀念之情,和对爱的无尽向往。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呼兰河,看看其中三个主要人物的精彩故事吧。
1,大方爱笑的团圆媳妇
“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来啦,你还不知道,快吃了饭去看吧!”晚饭前,老厨子告诉了我这个消息。
团圆媳妇,就是北方方言中,童养媳的意思。我听到这个新鲜事,顾不上吃饭,拉着祖父急匆匆地赶过去,发现根本不是什么媳妇,而是一个小姑娘。
她的头发又黑又长,辫子都快到膝盖了,脸长得黑乎乎的,见人总是笑呵呵的。
院子里见过她的人议论纷纷,有的说,她不知道害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有的说,她瞒岁数了,十四岁不会长得那么高。总之,都是在挑她的毛病。
听完他们聊天后,我问祖父:“那团圆媳妇好不好?”
祖父却回答说:“怪好的。”听祖父这么说,我也觉得她是个好姑娘,后来团圆媳妇告诉我,她其实只有十二岁,怕被别人笑话,婆家人故意让她说十四岁的。
谁知道,没过几天,老胡家竟然打起团圆媳妇来了,那凄惨的叫声,无论多远都能听得见。听到这件事,邻居们说早就该打的,你看她坐得笔直,走得飞快,哪有这样不知害羞的团圆媳妇。
婆婆对团圆媳妇的毒打,一直持续到了冬天,然后,老胡家又在夜里跳起大神来,鼓声叮叮当当地响,终于,把团圆媳妇跳出毛病来了。
为了给她治病,起初用西院杨老太太的偏方,把黄连和猪肉切碎焙好了,给她吃。结果,刚吃一天,就有热心人过来说,黄连泄元气,会要人命的。
眼看着团圆媳妇的病,越来越重, 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抽帖儿的”,他穿着蓝袍大衫,罩着棉袄,头戴一顶长耳四喜帽,一副道行很深的样子。
他说自己能治团圆媳妇的病,于是,经过抽帖问命、红纸贴手心脚心,以及在脚心上画符这些程序之后,这位远道而来的云游高人,轻松挣到五十吊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可惜,团圆媳妇的病,仍没有好转的迹象,她夜里说梦话,白天发烧,总是嚷着要回家。而且力气大得惊人,喊起来也很吓人,因此,她的婆婆更觉得她是见鬼了,着魔了。
时间长了,不仅她的婆婆,他们全家人都相信了,传来传去,左邻右舍也没有不相信的了。
于是,老胡家继续跳神赶鬼、看香、扶乩,那盛大的场面,如果有谁不去看,都会被指落伍的。
为了治团圆媳妇的病,他们家的跳神可谓花样翻新,打破了跳神的记录,那就是用大缸给团圆媳妇洗澡,而且是当众裸身洗澡。
这种奇闻盛举一经传出,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要来开开眼界。大神使劲打着鼓,她的婆婆抱住她,虽然团圆媳妇拼命反抗,但还是被好几个上前帮忙的人,合力撕掉了衣服。
很快,团圆媳妇就被扔进了装满滚烫热水的大缸里,她在里边叫着、跳着,逃命般地狂喊着,却没有人理会她,旁边的人还不停地从缸里搅起热水来,往她的头上浇。
不一会儿,她的脸涨得通红,不再挣扎了,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不哭也不笑,从大缸里只露出一个头来,脸上满是汗珠。
接着,团圆媳妇就昏倒在了大缸里,人们都以为她死了,七手八脚地把她从大缸里抬了出来, 看热闹的人逐渐散去,大神为了控制住场面,又卖力地打了一阵鼓,还喷了几口酒在团圆媳妇的脸上,然后,他从腰间拿出银针来,刺着团圆媳妇的手指尖。
不一会儿,团圆媳妇醒过来了,大神立刻振奋起来,说:“洗澡必得连洗三次,还有两次要洗的。”
听他这么一说,吵着要回家的,困得睁不开眼的,顿时都精神百倍,个个眼睛发亮,就这样,当晚小团圆媳妇连续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
第二天,团圆媳妇昏昏沉沉地睡着,眼睛似睁非睁的,老胡家人见状,却感到很高兴,他们认为经过这么一番努力,团圆媳妇的真魂就要附体了,病也就好了。
但是过了六七天,团圆媳妇的情况并没有如他们所愿,这次连大神也不给治了。
因此,就扎了一个纸人,身上穿着花洋布衣服,脸上涂脂抹粉,手里提着花篮,打扮成十七八岁大姑娘的样子,抬到南河沿旁边的大土坑烧掉。据说,这替身一烧,真人就用不死了。
祖父对老胡家人的做法很不满,经常说,到了二月,就让他们搬家,好好的孩子,都快被他们捉弄死了。
可惜,还没到二月,小团圆媳妇就死了。老厨子和有二伯去帮忙料理丧事,回来时,却对她的死因和埋葬经过只字未提。
只听一个说:“酒菜真不错……”另一个说:“鸡蛋汤打得也热乎……”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参与过团圆媳妇后事的有二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性格古怪的有二伯
祖父说,有二伯在三十年前就来到了我们家里,那时他才三十多岁。他很享受老厨子叫他“有二爷”,租户们叫他“有二东家”,油坊酒坊肉铺的叫他“有二掌柜的”。
别人有好吃的东西,没给他,他就骂人。给了他,他又说,我不吃这个,你们去吃吧。
有二伯的奇怪之处,还体现在,他喜欢和天上的小鸟和家里的大黄狗说话,却不喜欢和人说话。
有二伯居无定所,行李十分零碎,被子从被角里漏棉花,褥子也是松散得一块一块的,好像马上就要裂开了,枕头里的荞麦壳也不停往外流。
他的草帽没有帽檐,只有一个帽顶,衣服既不是长袍,也不是短衫,让人分不清他是哪个朝代的人,他的鞋子前边掉底后边缺跟。
但就是这样一个穿着打扮的有二伯,走起路来却端庄严肃,两脚落地有力,就像一位大将军似的。
另外,他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喜欢偷家里的东西,他偷过酒壶、大米、火锅、铜钱、烟袋嘴等等,甚至有一次,还在光天化日之下,偷过一个大澡盆……总之,他偷过家里很多东西,以至于有些东西不是他偷的,也会被赖到他身上。
有一天夜里,父亲打了有二伯,打得他瘫倒在地,还流了不少血,他骂着哭着,后来没有声音了。
过了一会儿,老厨子喊道:“有二爷上吊啦!”
我们赶过去一看,发现绳子在房梁上垂着,而有二伯则安静地坐在墙根里。
没过多久,又有人报信说,有二伯跳井了,不少人过来看,结果,人没来时,他一动不动,看见人们都来了,他才往井边跑,自然是被周围的人给拦了下来。
以后,有二伯再“上吊”和“跳井”,也都没人看了,所以,他还是像往常那样活着。
尽管有二伯不愿与人交谈,可有一个人,却是例外,这个人就是冯歪嘴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冯歪嘴子的坎坷经历吧。
3,勇敢追爱的冯歪嘴子
冯歪嘴子住在磨坊里,夜里打着梆子,看着拉磨的驴。一到秋天,新鲜黏米下来的时候,他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卖黏糕。
有一天,我去他的磨坊里买黏糕,发现他的炕上睡着一个女人,旁边还有一个小孩。我环顾四周,磨盘上的黄铜盆里的水,都结冰了,炕沿上的瓦盆也冻得像小冰山一样,我打了一个寒颤,发现这屋子的窗户露个大洞,房盖也透着天。
我一路跑回家里,一进门就热气扑脸。这时,冯歪嘴子也来了,他支支吾吾地告诉祖父,他成家了,但那娘俩没地方住,于是,祖父答应让他们搬到装草的房子里暂住。
冯歪嘴子连忙道谢出了门,磨坊掌柜的夫妻俩知道了这件事,对他破口大骂,赶他收拾东西滚蛋,还把盖在小孩身上的面口袋要了回去。
冯歪嘴子的媳妇,是同院的王大姑娘,她长着大脸盘、大眼睛和尖鼻子,辫子梳得光滑干净,能说能笑,还有力气,个子也高大,像棵大葵花。
冯歪嘴子成家的消息,就像当年团圆媳妇的到来一样,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有的说,好好一个大姑娘,怎么看上了磨官呢;有的说,这女的眼睛太大,力气也太大,一点也不秀气,像个出大力的。
这些人都知道草棚子冷,一旦小孩没有哭声,就巴不得过去看看,他有没有被冻死;有的人看见他家炕上有段绳子,就等着看冯歪嘴子上吊;有的人看见冯歪嘴子买了一把菜刀,就说他要自杀。
就这样过了一年,孩子长大了,冯歪嘴子也好好地活着。
有时候,冯歪嘴子参加酒席,别人嘲笑他,让他给家里的大少爷带点吃的回去,他也不感觉难为情,礼貌地推迟一番后,就用帽子兜着吃的带回家给儿子。
两三年后,他的第二个儿子又出生了,可是,王大姑娘却一天比一天憔悴。八月的一天夜里,这个勤劳节俭的女人,就这样轻悄悄地死了。
她走后,给冯歪嘴子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四五岁,一个刚出生,大家都等着看他的笑话,然而,他却异常镇定,他觉得不管自己有没有能力,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来,照顾好这两个孩子。
在别人眼里,这个小儿子非死不可,但在他的细心照料下,孩子却一天天地成长起来,尽管比同龄的孩子发育得慢一些,冯歪嘴子却很知足。他看着小儿子微微一笑,露出小白牙,就觉得很幸福,再看看牵驴饮水的大儿子,又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
茅盾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透过呼兰河城百姓们,麻木冷漠而又善良热心的矛盾个性,萧红精准地抓住了他们的“看客”心理,生动地刻画出了沉睡的国民灵魂,揭示了东北世世代代的国民,到底经历着什么样的人生,由此反映出她在对历史文化的批判中,蕴含着改造国民灵魂的深切愿望。
让我们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走进北方小城呼兰河,漫步于十字街头,看看卖豆芽菜的半疯王寡妇;听听染缸房、豆腐房、造纸房和扎彩铺里的烟火故事;尝尝小葱大酱拌豆腐,再加上辣椒油的美味;感受一下东二道街上的那个大泥坑的神奇之处;领略一番东北特有的文化活动: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和四月十八娘娘庙会的玄幻魅力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