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Cydeny;资深旅美影评人;授权独家刊载,转载联系本站
自2011年的《速度与激情5》以来,道恩·“巨石”·强森迎来了影视生涯的第二春,仿佛《木乃伊2》蝎子王的糟糕CG,想学《生化危机》没学成的《毁灭战士》压根不存在一样。令人欣慰的是,他没有和早年模仿的前辈们一样,浪费一次又一次的复活机会,而是敏锐地把握到了好莱坞在未来数年的风向,在追求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内容创作愈加保守的PC时代里,迅速成长为了新式的银幕英雄。
当然,这种将少数族裔和家庭标签顶在头上的做法,与当年影视出道时,观众所期许的“施瓦辛格接班人”大相径庭,但时代已经变了,道恩·强森不会是“最后的动作英雄”——这个位置也已经被B级专业户郭达·斯坦森兴高采烈地埋进土里了——而在《速度与激情7》之后,道恩·强森以喧宾夺主之势开启了一个惊人的连庄:灾难CG大片《末日崩塌》《狂暴巨兽》,动作喜剧《乌龙特工》《新勇敢者游戏》,除了《海滩救护队》之外,几乎部部卖座(这还不算HBO的好评剧作《球手们》)。以纯良正派的形象就能吸引观众入场,也难怪要在SNL上宣布“竞选总统”了。
但作为今时今日好莱坞最赚钱,也最讨人喜欢的明星之一,其个人魅力并不能简单等同于电影制作水平,否则《海滩救护队》就不会连个响也听不见了。强森式的火爆大片,胜在成本控制:以二线的制作规模,去呈现准一线甚至一线的娱乐效果。而付出的代价,就是反派和配角的空间压缩,故事的敷衍,并最终导致整体素质表现平庸。
和郭达·斯坦森的典型B级动作片类似,《末日崩塌》和《摩天营救》这样的典型准A级动作片,并没有实现类型上的突破,只是一味满足观众对类型长板的G点需求而已。但可惜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这一需求并不会有所减弱。而道恩·强森的私人定制动作片,由此也就缺乏自我提升的理由和意愿;当然,也并不需要什么自我提升的理由和意愿。
又能躺着挣钱又能提升人气,何乐不为之呢。
除了中等成本的预算(不超过1亿美元),道恩·强森的私人定制动作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伪原创属性。在原创电影衰退的当代好莱坞,强森电影不是续集,重启或翻拍,却胜似续集,重启或翻拍。当我们把《末日崩塌》《狂暴巨兽》和《摩天营救》摆在一起时,设计上的相似性甚至要突破题材的差异了。其中的大量内容,主要来自于其他高度类型化的元素的融合与重组。
这一操作并不是强森电影首创,在好莱坞也盛行了数十年,去年的《全球风暴》就是典型代表。但苦大仇深的杰拉德·巴特勒太糙,显然没有情商高的魔鬼筋肉道恩·强森讨喜。通过卖人设,强森电影堂而皇之地将其他经典动作电影反刍,在年纪更轻/缺乏观影经验的新一代观众那里,意料之中地买账。
《火烧摩天楼》已经是40多年前的事情了,而离当代好莱坞更近的《虎胆龙威》,也已经30岁高龄了——这个时间,足以培育两代,甚至三代口味迥异的观众群体:当他们看到道恩·强森开场即断腿的时候,压根就不会意识到挑战PTSD的英雄设计,分别在1993年的《绝岭雄风》,2001年的《蛛丝马迹》,2005年的《火线对峙》,以及2018年的《狂暴巨兽》上出现过了。要知道,就这样的陈年老梗,也已经是《摩天营救》单薄和羸弱的剧本中,最有意思的内容了——而这个设定,也随着20分钟后道恩·强森的超人化,迅速消失在了火场里。
整部电影的剧本也从来没有真正体现出“原创”的力量,仅有20分钟的第一幕可以算是基础编剧课的作业水准,每一个情节(包括那个连发明人自己都不care的高科技麦格芬)都会毫无悬念,也毫无创意地在后续的剧情里复现——你大可以说这是“没有废笔”,但这是自欺欺人——当情节不是为人物和整体故事服务,而只为了一味堆砌和提升刺激程度的时候,这就是在公然偷懒和护短。
这一点,与缺乏人物弧光的超人化道恩·强森,可谓是相辅相成。道恩·强森那过于壮硕的形象实在是缺乏实感,这也成为了阻碍他成为真正动作巨星的障碍。同样健硕的阿诺德·施瓦辛格,至少从《终结者2》就开始转换风格,有意识地不再让体型成为限制角色成长的主要因素;而打不死的约翰·麦克莱恩之所以在早期的《虎胆龙威》中广受欢迎,恰恰是因为在死硬系列变成超级英雄大片之前,他就是个“在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地点”,光着脚被玻璃碴子扎得到处是血的倒霉警察。但从道恩·强森近年的选择来看,超人的体型作为他的标签化特征,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这就使得他的角色在脱离实际的一系列挑战中,显得还要更加脱离实际。
就《摩天营救》而言,本就高大全的道恩·强森,已经爆炸中断了一条腿,在开场的小冲突中也表现得紧张和脆弱,但这在20分钟后的第一场战斗中,就已经完全被抛在脑后,毫无迟疑地投入了压力更大的不可能任务里,仿佛作为角色重要设定的创伤焦虑,就和那条假肢一样,根本不存在。
不可否认的是,在暑期档的动作大片中寻找动过脑子的痕迹是痴心妄想。同样不想用脑子的目标观众们,需要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快感,再加上更加令人头晕目眩的动作戏码,而这也就是诸如此类的强森电影做的最好的地方。至于正常人的逻辑思维,和任何与现实世界物理规律相近的东西,在《速度与激情8》里,道恩·强森徒手推开导弹的时候,就已经被忘了个一干二净。
此类电影的制作者们把心思都花在了利用贴近现实的CG技术上,只顾着贴上映射“现实”的泛PC化标签,却从来不关心电影到底是不是在倡导逃避现实。
外表光鲜却没有什么用,动作剪辑支离破碎,如果这就是新时代动作电影的趋势的话,那么这是很让人失望的——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极速特攻》这样的优质硬核动作片值得期待。《摩天营救》的最大优点,就是只有90分钟的长度:虽然整部电影的后半段不知道到底在干嘛,缺乏明确目的性,出场角色太少,情节一目了然,但至少,对动作电影真正期待的那些观众能少遭点罪。
而比起制作上的顾此失彼,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电影中传递出的“奇怪”信息:那就是一等美国前特种兵,二等香港皇家警察。香港的摩天楼出了事故,勇闯警戒线上楼救人的,是拖家带口海外赴任,却连当地语言都不去学(当然是指望恐怖分子讲英文),“只要一身腱子肉,何必相信XXX”的外籍安全顾问。而香港警察在干嘛?对着人高马大的平民们围追堵截biubiubiu。
真是好不热闹。
在他职业生涯已经如此成功的时候,为什么道恩·强森为什么还要制作这种无脑流的电影?为什么不去找真正的动作片团队,去制作真正的动作电影呢?
原因很复杂?原因很简单。
对于电影人,最可怕的,就是眼里只有穷病。一部设定在中国香港,大量华人参演,但基本全程在温哥华拍摄的好莱坞大片,其心自然路人皆知:无非是看中海外最大的这块市场蛋糕而已。当《摩天营救》跑火车一样,把造在中国的世界最高楼烧个干净的时候,片子的亚洲角色对情节压根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上赶着送上票房的东方观众们,也似乎根本不会关心最后一幕中的英雄主义举动,完全留给了舶来的西方人。作为东道主的香港警察们,和围观群众一样呆到冒泡。
对现代特效和演员个人魅力的依赖,让这种打着动作旗号的CG大片,永远成为不了死硬,也成为不了摩天楼。
不相信?《摩天营救》自己在开场五分钟就给出了再直白不过的证据:
摩天大楼顶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