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面对孩子的行为做父母的常常忍不住脱口而出。
最近一直在看的这本书,或许可以让我们的家长们轻轻舒一口气了。
先来说说作者,两位书作者分别是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玆丽施,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阿黛尔在纽约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曾在纽约市的高中任教8年。玛玆丽施本科毕业后创建并指导了社区活动中心的儿童节目。她们是纽约市社会研究新校和长岛大学家庭生活研究所的创建者。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本书是她们在创办的学校和研究所长期与父母们一起进行实验的研究总结。
我的孩子现在三岁,孕期那会儿手里也给自己备了几本《怀孕圣经》一类的书放在枕边,时不时的翻看一下,从孩子的身体健康再到心理健康,在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作为一位母亲时如此神圣的一件事情,有很多东西真的需要去学习,我很希望有那么一个过来人可以给我指点迷津,于是,工作之便,我开始实践我的一些想法,孩子不到两岁的时候我成为了一名电台育儿节目的主播。
在我看来,一档节目的主播应该即便不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也至少对这个行业略知一二,抱着自身学习同时影响更多的人的想法,我开始查找这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
学易行难,知道了一些理论,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会发现一些小问题。比如说,怎样给孩子选择;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到底什么时倾听孩子的需要。《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正像书的标题写的那样,这本书就是来告诉你这些问题的。
1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感受?
现在的一些育儿理念都告诉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学会倾听他们心底的声音,但是到底如何倾听,怎样倾听?我想可能是你正挠头的问题。
要知道不只是小孩子,即便是承认也会有坏情绪,也会有感到不被人理解。同样的一句话,同样的一件小事,我们给出的不同反应会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进行,也会让事情朝着崩溃的边缘行进。在书中有很多了解孩子的感受的技巧的介绍,但是有的家长可能会问,我知道了技巧,可是时间久了,或者在孩子大哭大闹一阵之后,谁还会有那份心情继续保持冷静,运用技巧呢?这个时候怎么办?书作者给出的答案是,那就说出你的感受好了,告诉你的孩子你很生气,你要被他气炸了。
另外,处理在言语上我们尽量去帮助我们的孩子面对他们的负面情绪,还可以用图画的方式把他的情绪展现出来,当然,带着孩子读读绘本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推荐大家两本绘本:《生气汤》和《生气的亚瑟》)
2 怎么让孩子与我们合作呢?
你所理解的合作是什么呢?是我们说什么孩子就照做什么,用我们学到的技巧去把孩子掌控我们的手中?那不是我们所说的合作。
让孩子和我们合作的方法有几种,我们不妨来试试看。
首先,我们需要收起我们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威胁,预言。
其次,我们需要更少的对孩子说不,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把你看到的描述下来,用你的感受来代替对孩子的批评。
同时,为了让孩子和我们合作,我们也可以采用贴便签的方式。在想要提醒孩子刷牙的时候,在洗手间里,他可以看得见的地方贴上一张小便签"牙齿需要你的按摩"。仔细回想我们每天跟孩子说的话,有一些话在我们头脑中回想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很惊讶的发现,哦?我这话是对孩子说的么?怎么像是对敌人,孩子明明是我最爱的人呢。
3 怎么让我们的孩子更加自立和自信?
让孩子自信的方法很简单,在孩子表现得很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积极地给他回应,给他表扬。但表扬的时候,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泛泛地说"好棒"这类的字眼,要记得描述孩子的具体动作,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表扬的内容要看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我们不能对着已经读小学的孩子说"你能自己穿衣服了,妈妈很开心",那样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是在挖苦自己,而不是表扬。
关于如何让孩子更加自立,与其说是让孩子更自立,倒不如说让我们家长学会放手。
首先,如果你的孩子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那么我们不建议您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东问西问,"今天在幼儿园过的开不开心啊?""今天午觉睡的怎么样啊?",类似的问题会让孩子觉得无所适从,而且即便是我们大人,如果经常被别人问到这些,是不是心里也不会很舒服?
其次,多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借助外部资源找到答案。遇到不会的题目,爸爸妈妈可以很从容的告诉他这个爸爸妈妈不会,我们可不可以给同学或是老师打个电话讨论一下,我们可不可以去电脑上查找一下答案?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教到我的远不止这些,它适合所有年龄段的父母拿过来重新学习,反复地看过之后,我相信你会修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看过这本书后,给我最深的感触是作为家长我们也有成长空间,现在,我们或许不是好爸爸,好妈妈,但是不急,和孩子一起来。
我的孩子曾经跟我讲过最浪漫的一句话是:妈妈,等你变小,我们一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