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把一个人的成功完全归咎于勤奋上。古训有: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为了说明成功完全来自勤奋,我们总是拿古代“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古人勤奋的例子,来说明成功完全依赖勤奋。
把勤奋看作成功的唯一条件,是中国教育的一大败笔。在今天的学校,一些成功科学家的明言依然作为学生的座右铭贴在学校的教室里。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把勤奋看作是成功的最主要的条件。
虽然勤奋能弥补不聪明,但是,一个不平常的人,勤奋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一位成功者除了勤奋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天赋和对某一事业的兴趣和爱好。爱迪生说:“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对于爱迪生的名言,我们的教育家在东方教育理念下,往往只看重强调勤奋的一句话,而对于后面强调天赋和兴趣的一句话,则因为不符合我们的教育理念,而“扬弃”掉了,我们夸大了勤奋与成功的关系。
韩愈的“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还算比较科学。事实上,仅有勤奋并不能保证成功,实际工作中太需要思维了,知识、能力、勤劳是成功的基础,是很多人所具备的,但是成功的人非常少,所以并不是有了知识、能力和勤劳就能够成功,还需要思维和智慧。
战国时,齐国的田忌很喜欢与王公大臣玩赛马,却因自己的马匹不如别人而经常输。原来,田忌的马上、中、下三等都比对手的马差一些,若对等相比,田忌肯定全输。
田忌的宾客孙膑对田忌说:“先生既然这样喜欢玩赛马,我可以设法赢过对方。”田忌一听非常高兴,也非常相信孙膑,就与齐王和诸公子大臣下千金赌注来比赛马。
待到开始比赛时,孙膑就对田忌说:“先用我们的下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比,再用我们的上等马与对方的中等马比,最后用我们的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比,肯定能胜。”田忌就遵照孙膑之言而行,三局比赛下来,结果田忌以一负二胜赢得了对方。
在马匹、技术、骑手等条件均无改变的情况下,孙膑只是巧妙地改变出场次序,结果在整体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却取得了胜利。可见,思考比勤奋更重要。
“卖力地去做事,不如聪明地去做事。”这句话是一个常识,但很少被实践。大部分的人仍旧认为,在工作量与成功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联系,你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越多,你获得的成功就越多。其实,这种观念需要改变。
成功人士不会卖力地去工作,他们会在行动前进行思考,即他们是主动思考,而非仅仅处于被动。所以,工作中不要光去做事情,坐下来想一想。如果你不能让出些时间去思考、制订计划、安排优先顺序,你的工作就会变得更加辛苦,同时你将不能享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所带来的收益。记住:有才干,还要会巧干。每个人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要先思考如何做好一件事。
善于思考的人,容易成功,容易致富。在浙江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二十年前,两个青年一起开山,一个把石块砸成石子,卖给建房的人;一个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里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三年后,后者成了村里第一个盖瓦房的人。后来,村里人开始种果园。他们那里的梨不仅产量高,而且汁浓肉脆,深受国内外客商的欢迎。那个第一个盖起瓦房的年轻人,这时却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并用柳条编筐。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挑不到好梨子,只愁买不到盛梨的筐。几年后,他又成了第一个在城里买房,并做起服装生意的人。可见,脑袋决定口袋,发财的机遇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是聪明的头脑善于抓住商机而已。
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导致结果,只有正确的行动,全力以赴的行动,才导致正确的结果(成功)。成功必然来自于人们的正确思维。不同的事情、不同的问题,往往需要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解决。正确的思维能够升华生命的意义、收获理想的果实、享受快乐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正确的思维就是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