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潜艇诞生记

核潜艇的意义

昨晚智老师分享了题为《这才是国家精神!震撼发声,全场都哭了!》这样一个视频给我。我好奇地点开,只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坐在舞台中央的凳子上,笃定自信又感慨万千地向观众讲述着我国核潜艇是怎样诞生的,又经历了什么。

早年我们国家为了防止外来侵略,为了突破帝国主义,资本国家对我们的包围和封锁,为了早日掌握核潜艇的研制技术,曾一度寄希望于苏联,希望得到他们的技术援助。

1959年国庆10周年,赫鲁晓夫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来到中国,我们国家再一次向他提出研制核潜艇的技术问题,没想到却遭到拒绝。

后来,赫鲁晓夫在个人回忆录上记录了这段过程,赫鲁晓夫傲慢地说,核潜艇要求技术高,花钱多,认定中国要研制核潜艇简直是异想天开,说中国没有水平也没有能力来研制核潜艇。

并记录毛主席当时的表现,“毛主席听后非常生气,愤怒地站了起来,毛主席挥动他那巨大的手掌说,你们不愿做,算了,我们自己干”!

从此,我们寄希望于苏联老大哥援助的梦想就完全破灭了。

认识黄旭华—核潜艇之父

这位舞台上的老人就是中国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核潜艇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

他曾写下:

花甲痴翁,志探龙宫,                        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这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潜后成功测试写下的内心深处最感慨的话语。

舞台上,黄旭华精神抖擞两眼放光,用不到二十分钟时间意味深长地概述了这个历史的重大突破。

在谈到他自己为什么进到这个领域,他回忆道,,正当小学毕业,“七七事变”爆发了,他经历了日本人肆无忌惮地在我国领土上空投弹,残害我同胞,老百姓民不聊生!

一股屈辱的怒火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燃烧起来,他不理解为什么日本鬼子这么猖狂,而自己身为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上个学都不得安宁,老百姓不能安稳地生活在自己的国土上,而要四处逃难,妻离子散……

这正是因为中国太弱了,弱国就要受人家的欺凌,受人家的宰割。黄旭华说:“我不学医了,我要造飞机、造大炮,造军舰、中国之所以弱,就是因为国防科技太落后了。”

总之什么能对付敌人,他就学什么!

立志 、成就核潜艇

位卑未敢忘忧国,为了保卫家国,黄旭华断然放弃了从小的志愿学医,选择了上海交大造船系,他发誓要造船,抵御外来侵略者。

也正是因为毛主席和周总理、聂荣臻、罗瑞卿等同志研究发展尖端武器的时候,毛主席发誓“核潜艇就是用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这句话也坚定了黄旭华和一起献身于核潜艇的同志们的人生走向。

当有了团队,如何正常有序开展工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也没有参考资料,这对研制团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在思来想去一头雾水的时候,他们最终决定在浩瀚无边的报刊杂志上去搜索核潜艇的报道。

虽然如大海捞针,但黄旭华的团队并没有知难而退,所有但凡挨边儿的零零碎碎资料都被他们组合在一起进行分析研究,甚至拿美国核潜艇的儿童玩具模型进行拆解分析……

用黄旭华的话说,就是骑驴找马,先走起来,驴没有马跑得快但不能停,如果驴都没有,即使迈开双脚也要上路,绝不等待……

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依然是层层关卡。船的重量和重心是确保船建成后的不沉性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建造生产当中重量和重心, 严格地控制在设计中,凡是拿进船台的东西或拿出船台的,哪怕是一点边角余料,都要一一过称,登记在册,几年来如一日,这个做法被大家称之为“斤斤计较”

中国的核潜艇研究可以说是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研制成功了。


核潜艇深潜测试

潜水艇在交付海军使用之前,都必须要做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

深潜实验是一个风险系数极大考验性的试验,任何一点闪失承受不起海水压力,就可能造成“艇废人亡”的后果。

1963年,曾经在美国就有一艘叫做“长尾鲨”号的潜水艇在做深潜时,还不到200米的时候就沉没海底,160个官兵没有一个生还。

那么这一次的深潜测试,170余名乘试人员不免有些顾虑,担心和美国那次一样一去不复返,甚至有的同志还给家里留了遗书。

黄旭华虽然对自己设计的核潜艇充满信心,但同时又有几分担心自己知识以外还没认识到的潜在风险,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同时又能在出现不正常现象紧急协助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扩大,他毅然决然下海和同志们一起参加极限深度深潜试验,这一年他62岁,这在当时也是空前未有的。

隐姓埋名

研制核潜艇,这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绝对严格保密的工作。

长期以来,黄旭华不能向亲友透露自己真实的工作,也由于研制工作实在太紧张,以至于他30年未曾回过一次老家海丰探望双亲,那时候家人和邻居都骂他不孝忘恩负义,面对家人的困惑和不解,黄旭华只能选择避而不谈,和家人的联系也逐渐减少,一心扑在核潜艇技术研制上。

直到1987年,上海文化月刊出版《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曝光”了他的事迹,通篇文字只提到黄总设计师,没有全名,不过,提到了他夫人的名字,他把报纸寄给了母亲,母亲这才得知被亲人认定为不要家的三儿子有不得已的苦衷,母亲反反复复阅读这篇文章,直至满脸泪水,她心痛之余也倍感自豪不已,母亲把家人们喊到身边,只说了一句话:“三哥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要谅解”!

忠孝两难

“有人问黄旭华,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样理解的?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岁月里,他与科学家们从一而终认真对待,呕心沥血,淡泊名利,隐姓埋名,这就是核潜艇无悔的精神。

中国“艇”起

从风华正茂到花甲之年。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春去秋来,隐姓埋名、“众叛亲离”,黄旭华用生命开拓研发,终于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国家的核潜艇,再也不惧从海上过来的外国侵略者。

我认认真真地看完了这个视频,让我了解到我国核潜艇艰难的诞生过程,科学家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伟大的爱国情怀,坚定不移、攻坚克难的信念。

虽然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像这样优秀的爱国教育感人事迹比比皆是,但是每一次去读懂它,总让我感到生在大中华做炎黄子孙的自豪!我们今天的美好确实不易,这都得益于历史上那一代代民族英雄,用独特的聪明睿智驱赶了来自八方妖魔,为此才有了近代无数有志之士赴汤蹈火的忘我打拼,造就了今天之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康!

非常深刻!深为感动!

所以,作为后来人的我们,最起码的觉悟要思考人生、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最后我还要感谢智老师我的父辈,对我的无痕教育,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无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