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有一个网络名词,刻板印象,
每当提起都带着歧视的心态。
今天再次看到这个词时,我反而觉得刻板印象反而是一件好事
但是主谓语不同了,我们不要标签化他人,我的建议是,我要标签化自己。
我自己的微信好友,不知觉中已经1000+了,关键时刻我经常找不到想要联系的人,因为我没有给他们备注。
同样的我们在搜索引擎上也是,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模糊搜索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短视频平台也是一样,如果发布作品的时候,不添加关键词,很难达到一个很好的播放量。后台算法都不知道怎么推送你。
媒体平台现在很发达,默默无闻的人有了机会展示自己,
马太效应越发严重,前辈不断积累粉丝,晚辈逐渐被大数据算法隔离,机会越来越少。
一·我觉得便签化自己,就是为了对方快速找到自己。
我们一直说:方便别人就是方便自己,
因为现在的信息太多了,尤其头条算法延伸出来的app,只要肯刷,就有刷不完的信息。
所以在海量的数据中很难在出现之前的10万+,
酒香真的怕巷子深,金子是可以发光,但是金子可以等100年,人等不起。
没有关键词的人,注定会一直透明下去。
2,占领心智
怕上火,喝王老吉,
送礼,只送脑白金,
···
这些商家,不断的宣扬自己的标签,就是为了在超市货架前,我们犹豫时,一个标签出现,心里默念“保险起见,买这个吧"。
微商为什么一直活跃,为什么频频晒转账截图?
供应商,为什么在朋友圈晒自己的证书,为什么晒用户的好评?
试问一下现在线上购物,你还能够翻到第五页以后再下单吗?
3,标签不是贴纸,刻在身上才可以。
我曾经跟朋友戏言,如果你们的企业文化,就是墙上那几个字,趁早就拿下来吧,企业文化,是老板摆姿态时的电网。只有见到老板挨电了,员工才会自觉遵守。
雷达里奥的《原则》看过的人都说好,然后就没了,
我平时在沟通客户的时候,遇到原则问题,从来都不退步,客户说我太死板,不知道变通,
老板在事后却经常夸我,这么做没有错,如果有一天你的客户想要跟你合作点事,他一点会找一个讲原则的人,而不是找一个没有底线的人。
在年初自己立flag时,我曾经信誓旦旦的写下了自己的“原则列表”,我要求自己每天回家的路上,都要把这几条原则拿出来,对比一下, 今天都遵守了吗,如果没有,是原则本身有局限?还是自己放纵了欲望。
标签化,
不是朋友圈发个说说,改个自我简介或者昵称,是自己用行动向所有人证明,怎么做一个靠谱的人,
都说人设不能崩,人设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做品牌,为什么公司越大客户越容易签单,
因为这些标签,是用生命刻出来的,用生命维护的,
网上有句话,30岁以上的人,是可以以貌取人的,因为30岁以后的面容是可以通过自律改变的。
所以自律这个标签,谁都可以贴,也谁都可以来检验。
标签化自己的过程很痛苦,它一个非此即彼的过程,需要靠我们主动放弃来维护。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有的人一直在选择觉得,没有固定的自己,人云亦云,成了大众。
有的人就是那个刻板印象,就是那个“臭脸”·“臭脾气”,也正是这个“臭”让我们一直记忆尤深。
请你相信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错的
刘润进化岛每日思考打卡第十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