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你应该在意的,另一种人是你无需在意的。人是环境的产物,对于一个你在意的人,你就是他的成长环境,当对方有需求,表达感受时,你需要做出理性的选择,而非一味的允诺或满足。对于一个你不在意的人,你们彼此是路人,也无需过多在意他的感受。
因为过多的在意感受,只会培养弱者,对自己,对爱人,对下属,对同事,对小孩,对父母,皆是如此。
具体来讲,对于我在意的人,在我觉察到对方的一种感受时,我会问自己需要采取哪种反馈,一种是「需要介入」,另一种是「无需介入」
而启发我走出焦虑的关键是一本《精神焦虑症的自救》,书中讲了四步法,其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接纳」。全然接纳自己当下的一切境遇,一切感受,不要对抗。比如当时因为焦虑而头晕脑胀,起初对此特别困扰,也特别抵触。
乔布斯关于A级人才的论断很出名,他说:
假如你找到真正顶尖的人才,他们会知道自己真的很棒。你不需要悉心呵护他们自尊心。大家的心思全都放在工作上,因为他们都知道工作表现才是最重要的。
别太在意感受,在意工作表现
这个世界很残酷
活得更好唯一方式是让自己变得更强
而不是得到呵护
所以也不要去过度呵护那些你在意的人
阅读感受:不能再赞同辉哥的观点,我是个非常敏感的人,我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感受,这种感觉很累,像在为别人而活。当我学会用“管我什么事”“管你什么事”,活轻松又豁达了。
关于不在意个人的感受,更加感同身受,最近几天咽喉吞咽有异物感,像喉咙卡了东西,像被别人掐住了脖子。昨天早起,症状更加明显。从起床开始,尝试了无数次吞咽,越试越焦躁,甚至想到死亡。网上查了症状的原因,可能是甲状腺结节,还有可能瘤,越看越害怕,处在崩溃的边缘。
我意识那种状态不能再继续,一边刷最近期能挂的号,一边洗漱、准备公司,不让自己再独处。
慢慢的逼自己想,即使真的死亡,对比不到二十岁就离开人世的人,我多活了几十年,也是赚到了。
再理性分析,即使是最坏的症状结果,我现在不会立刻死,活一天赚一天。昨天看了辉哥的死亡教育,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害怕死亡,最害怕是家人伤心。也开始思考,这种怕是没有直面思考过“死亡”这件事,是因为没有做好准备。
这次给了思考的机会,开始接纳难受的感受,想当下最想做什么,反而决定了,犹豫很久的事。
今天去医院看了门诊,预约了明天的检查,先以最快的速度处理症状,再做后续具体生活安排。
在医院门诊时,遇到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同胞,带着哭腔求医生加个号,说已经难受的不行。看着她,仿佛看到昨天的自己,好想和她说,不要害怕,不要着急,症状不会那么严重,不会立刻死去...(没来得及说,她已跑出去挂急诊)
想起来那句,绝大多数的癌症病人都是被吓死,而不是病死的。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感受,学会接纳,重视但不夸大,主动去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我们。
今天你精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