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这段时间,后台总是收到这一类的提问,如果剔除问题中的具体信息,这类问题基本上可以做如下归纳与总结——
“我没有主见,做决定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我会问很多人的意见,然而即便听了别人的说法依然没有自己的主张......总而言之,每次需要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会特别没有主见,心里又在不停地责怪自己,这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该怎么办?”成为这类人的口头禅。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一步步陷入了这样的心理困境呢?
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摆脱无力被动的局面呢?
一、新手咨询师的困惑:无数个“怎么办”,让我身心疲惫
曾经接到过一例挺特别的职业咨询案例,来访者是一位新手咨询师,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姑且叫她“琳达”好了。
对琳达来说,一开始的咨询体验可以用“糟糕”来形容。
按照琳达的说法,她最开始接触的来访者,总希望咨询师帮助他们做决定,比如要不要离职,到底去哪家公司,等等。
这些来访者最常挂在嘴边的也最让琳达感到崩溃的问题就是——
“你说怎么办?你告诉我该怎么办吧?”
每当面对这样的疑问,琳达胸口就会有一种受压迫的感觉:她说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个孩子眼巴巴地望着你,希望你能给TA指出一条出路。
在咨询领域,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投射”:即咨询者很容易把对父母的期望投射到咨询师身上,并且他们倾向于认为,咨询师既然经过了专业培训,就一定有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如果是一名新手咨询师,特别容易被一系列的“怎么办”扰的精疲力尽:你不断地给TA建议,TA都拒绝接受,并说出一系列反驳的理由;你兜了一圈最终无力地发现,咨询者的困惑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进展,TA永远处于做和不做、这样还是那样的选择中举棋不定。
如果是一名经验老道的咨询师,TA就会很快意识到:对于这类咨询者,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怎么办”,因为不论怎样的“怎么办”,咨询者根本就没有办法面对和承担。
二、优柔寡断的根源:自体—客体的混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困境?
在《心灵的面具》中提到了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自体-客体融合”,也叫做“失区别”,典型的表现为:
“你变成了他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你变成了他人要求你成为的那个样子以避免令你困扰的情绪出现,常见的是对丧失的恐惧。”
先判断一下,你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1、你特别擅长照顾周围的人,然而除了他们需要你做事之外,你很少感受到存在感;
2、你是个很好的倾听者,朋友一旦遇到问题,不论生活还是情感上的,都喜欢找你说,你让他们觉得放心;
3、在父母眼里,你是贴心的“小棉袄”:你特别能够领会他们的期待和要求,并会通过各种途径满足他们;
4、你在人际关系中常常忍辱负重,你会竭尽所能满足他人要求,不过通常周围人并不能像你这般理解或体谅你,你的伴侣也不太关注你,你很渴望得到对方的关注和体贴,但结果总是大失所望......
是什么一步步剥夺了你应有的主见和自我意识?
事实上,“自体”与“客体”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我”和“你”的关系:这是一个人内心从婴儿到成人逐渐发展的过程,在孩子成长的初期阶段,TA的内心需要无数次的回应与确认,例如:我这么做可以吗?这么做好吗?我可爱吗?等等。
婴儿需要从妈妈的眼里看到自己,这时候的母亲就充当了一面“镜子”的功能:她需要读懂婴儿的需求,并且替婴儿表达出这样的需求,同时能回应婴儿的内心感受。
在婴儿阶段,妈妈就是婴儿的“自体客体”,发挥着满足婴儿的功能:如果此时的妈妈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令婴儿感到自己的完整,就会感受到“被理解”,从而内心会充满力量。
只有婴儿从妈妈这里得到足够的支持力量,随着TA年龄的增长,在一步步感受挫折的力量后,TA会逐渐学会分离,逐渐将自体客体功能内化,渐渐地TA的自体也会越来越强大。
而如果妈妈并不具备自我照顾的功能时,她无法做到孩子的功能延伸,她会需要孩子服从她:这个时候,孩子需要成为妈妈的“自体客体”,承担起满足妈妈需要的功能。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很多妈妈会要求孩子“听话”,要求孩子能够观察并照顾到妈妈的情绪,要求孩子配合父母的步调和要求,要能学习好给父母争气,要能乖巧懂事,知道给父母端茶送水,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习惯性地成为了父母的“自体客体”,随着年龄渐渐长大,TA会变成这样的一个人:只知道满足他人需要,但常常忽略了自己的需要。
如果你满足上述中的绝大多条,那就意味着,你有着服务他人的高度觉察力,不过除了你发挥照顾他人的功能外,没有谁能关注到你的需要,甚至连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如果这个孩子长大后自己有需要了怎么办?
在TA的成长经历中,TA就会习得这样一个行为模式:努力做事,帮别人做事,别人可能才会满足自己;问题在于,别人并不能读懂你的需要而满足你。
你原本指望通过满足他人需求,从而能唤醒他人关注你的需要:但遗憾的是,由于你从来不曾学会表达你自己,于是你的需要被残忍地忽略,甚至连你自己都忘记了自己是谁、又到底想要什么了。
而在你遇到生命中的重大问题时,你会习惯性地将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上:你不太会考虑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你考虑更多的是他人会怎样认为,父母会不会满意,等等。
三、如何跳出“优柔寡断”的恶性循环,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放在文中最开始的情境里,我告诉琳达,事实上,每个人都具备自我选择的潜能,而我们咨询师需要做的,就是慢慢引导对人,激发或唤醒对方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渴望。
那么,对很多优柔寡断想要改变的朋友们而言,又该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慢慢跳出“失区别”的陷阱呢?
1、认知调整。
关系中,没人规定你必须成为他人功能的延伸,你完全可以选择做一个不具备功能、主动表达自己需要和价值的人。
曾经我就有这么一位咨询者安安(化名),她从小到大就是家里的“乖乖女”:她的妈妈是一名医生,事业心强;父亲在外地跑销售。
小时候的安安由母亲和奶奶带大,而不论是妈妈也好奶奶也罢,都把安安当做“自我功能的延伸”。
妈妈要求安安做事情前都要替大人着想:晚上妈妈在家看书复习,安安就只能回自己的屋里玩娃娃搭积木,大气不敢出;白天奶奶在家照顾安安,由于年迈体弱,安安必须照顾奶奶的情绪,尽量表现得乖巧听话,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尽情玩耍,以免给奶奶造成紧张和压力。
从小到大,安安就一直很乖很听话,高中毕业那一年,安安从妈妈的语气里读懂了她的期待,希望自己能学个一技之长,考虑到自己对医学实在没有兴趣,便报考了会计专业;大学期间的安安遇到了当时的男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公,毕业后由男友家人安排,去了一家国企上班,早早过上了稳定的日子;婚后第二年,安安的孩子呱呱坠地,她再次按照家人的期待和意志,放弃了职场的发展,回到家里做起了全职妈妈......
可不知为何,安安越做越焦虑,和老公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对孩子也渐渐失去了耐心:她万分焦灼不安,一想到自己的未来,更是充满了迷茫和恐慌,便前来寻求帮助。
在前两次的咨询中,我花了很大的精力带着安安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转变她的观念和认知:我们根本不需要满足所有人,而如果想要他人了解自己的需要,首先要做的,是做回一个爱自己的普通人,去表达自己的需要,并学会适当的拒绝。
2、应对策略调整。
例如在亲密关系中,你可以直接表达出你的需要。
后来的安安终于鼓起勇气向老公说出了自己想要重返职场的想法,她和我反馈说:“晓璃老师,我发现说出来之后,心里轻松了很多,而我的老公说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愿意考虑考虑。”
从那次开始,安安逐渐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半年左右的时间,她和老公的关系改善了很多。
3、重新认识你自己。
除了帮助他人,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满足自己的需要?
如果不去帮助他人,又会怎样?
经了解,安安在之前的职场经历中感觉很糟糕:原来,之前的安安在单位里一直就是“隐形人”一样的存在,大家一有事就会想到她,会让她帮忙,而安安做的越多,其他人需要她的地方就越多,于是,她总是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从来不敢打破这个“好人”的人设。
经过了几次咨询之后,安安如愿重返职场,这一次她的职场体验比以前好很多:她开始学着拒绝,在他人要求自己做事之前,也会掂量自己能否做到,她会向别人承认自己的无力与疲惫。
“晓璃老师,我现在渐渐发现,自从我学会表达自己感受后,一开始确实不习惯,但后来大家渐渐习惯了,我终于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样辛苦了,并且也发现其他同事的能力原来也不差,他们能自己搞定很多事情。”安安告诉我。
再后来,安安发现自己对数字极为不敏感:如果不是之前因为婆家的关系领导对她照顾有加,她可能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
她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不在数据处理上,而她也没有从事会计工作的需要和渴望:她的长处在在于领悟及挖掘他人需求上,更喜欢创造价值,于是安安果断做了转型,如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错误的开始,未必不能走到完美的结束。人生没有什么事是一定的。都是在碰,在等,在漫漫寻找。”——《流苏与娜拉》
作者简介:赵晓璃,职场作家、职业生涯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LinkedIn领英中国专栏作者,36氪特邀作者。著有《怕麻烦才是你最大的障碍》、《请停止无效的努力》、《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