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对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和概括。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量在一个时期内持续地、快速地增加,或在给定时期内整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同样的速度不断地增长。经济增长理论是在充分认识和揭示了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关于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的分析;二、关于经济增长动力和源泉的分析;三、关于经济增长实现形式、途径和手段等的分析;四、关于影响经济增长因素及其关系分析。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增长的表现形态
经济增长的表现形态是指经济增长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层次等,它包括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经济总量增长是指 GDP在一个时期内的增加,即在给定时间内 GDP的绝对数量(总量)的增加;结构变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产业、行业和部门)在不同方面发生的变化。经济总量的增加是对国民经济而言,而结构变化则是对国民经济而言。由于人们对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因此,对于不同时期,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增长形态也有所不同,但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经济总量、结构变化和效益情况。
经济总量增长
经济总量的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 GDP的绝对数量的增加。经济总量的增长,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时点上看,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地区、行业或部门间所表现出来的 GDP增长速度,即 GDP总量的增长情况。因此,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有 GDP总量和人均 GDP两个指标。从人均 GDP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 GDP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它的经济总量就会稳定地、持续地增长;如果人均 GDP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则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从年度经济总量看,如果年度内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则表明该国或地区经济增长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但如果年度内经济总量呈现下滑趋势,则表明该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乏力。
结构变化
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表现形态,它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部门结构等方面。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行业结构是指某个特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中各种产业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部门结构则是指不同类型的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表现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产业、行业、部门三个层次的增长,即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代表)、行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代表)和部门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代表);其次是各经济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即在一定时期内,第一产业内部各经济部门之间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比例关系,第二产业内部各经济部门之间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比例关系,第三产业内部各经济部门之间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比例关系。
效益情况
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变化,都是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的。因此,效益情况也是衡量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效益包括投入产出效率、经营管理效率和要素使用效率三个方面。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别,因此投入产出效率也会有所不同,它不仅反映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而且也是反映国民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过程中,经济总量的增长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大和质量水平的提高;在结构变化上表现为产业结构和部门结构以及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而效益情况则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因此,对效益情况的分析,可以为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它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定范围内的生产力获得较快的发展和提高。这是因为生产力水平是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决定的。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它们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速度又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程度。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一个动力系统,它决定着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同时也决定着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中,动力系统所起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二是通过生产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三是通过资本积累推动生产力发展。所谓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它包括科学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发明创造以及教育、科技人员的培训等。所谓产业结构调整,是指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所谓资本积累,是指生产过程中资本投入及其来源与去向、资金数量与周转速度等。在这三个动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生产要素及其投入所带来的生产率提高都会使一国或一地的经济增长率提高。但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决定着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生产率提高程度和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存在差异,其根源在于其要素投入及其生产率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不同。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相同时,生产率高低取决于劳动生产率高低和资本投人多少以及资金周转速度快慢等因素。
经济增长实现的形式、途径和手段
经济增长的实现形式,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所遵循的不同模式,涉及到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增长实现形式的多样性。根据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把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实现形式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统包统配”式,即政府主导型;另一类是“市场主导型”。这两种情况下,经济增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态是不同的,所采用的实现形式也不同。从总趋势上看,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是以政府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保障的经济增长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