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回老家过年——营造氛围(连载五)
文/步云天行 2019.03.10
营造氛围
接下来就是营造过年氛围了。在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过年,买点绿植,装点下房子是不可或缺的,有山茶花、金玉满堂、鸿运当头、大花蕙兰、富贵竹等。
但装点门面最多的,算是金桔了。因为在粤语等语系中,“桔”与“吉”同音,桔为吉,金为财,“金吉”者,吉祥满财。金桔有大盆、中盆、小盆,有摆在自己家里,有摆在小区大门,有摆在单位门口,也有摆在书桌上的。在这个时候,大家都不会吝啬自己的钱财,买上几盆以图吉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家的小孩上大学了,那家的姑娘嫁人了,这家又添丁了,那家老人不在了。变化是恒古不变的规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沟通快捷了,这些年来,卖花人也变得“多元”了。除了以前专门的花农继续老本行外,靓妹也闻着了金钱的味道,蹭着春节这几天,干起了卖花的生意。她们是属于“游击队”的,不像专门花农的“正规军”,是有专门地盘的,她们“打一枪、放一炮”,哪里人旺去哪里,哪里好卖去哪里。她们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脖子上挂着一个收款二维码,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不必像别的花农一样吆喝叫卖,就只需安静地坐着坐着。“花不醉人人自醉”,自己犹如一朵香气四溢的鲜花,等待买家的寻来。不一会儿功夫,叮咚,叮咚,手机又有钞票到账了。
我这只“蜜蜂”正要打算驻足在靓妹这里采蜜时,突然被一个小男孩叫住了:
“叔叔,买点花吧”!
我回过神来,一辆装满各种绿植的三轮车停在旁边,长长的百合直接放在水桶里,绿绿的富贵竹一捆一捆还来不及打开。
“百合5苞的20元一支,4苞的15元一支。叔叔,你看,这花多靓!”
我上下搜索了一番,在花海绿林里,终于发现了那个小男孩。他约莫不到十岁,皮肤黑黝黝的,个头不高,百合花刚刚没过他脑袋。要不是他张口那么顺溜地吆喝,我还以为是那家买花人的孩子。
我问他:“百合怎么卖?”
“5苞的20元一支,4苞的15元一支。五谷丰登,四季发财哩!”好像一口河南口音。
我又问他:“你一个人在?没回家过年?爸爸妈妈在哪里?”
“我帮爸爸妈妈看花呢!他们刚去给一个奶奶送金桔去了,那个奶奶腿脚不好,买了两大盆金桔呢!”
小男孩全然一副“当家人”的样子,好像在市场经济里摸爬了好多年。我看小男孩很有爱心,就打消了去靓妹那里光顾的念头。
我家的房子小,加上两个小家伙顽皮,为安全计,就没买金桔等别的土养植物了,只买了几株百合,加上一些玫瑰。百合为骨架,各色玫瑰镶嵌其中,足足插满了一瓶,放在饭桌上,盖过了大半个桌子。百合终究是香气太浓了,一朵开花,味道就充溢了整个屋子,倒别有另一种韵味。
“花”事完毕,我就带着大宝和老爸贴春联和窗花,老妈就带着老婆张罗年夜饭,丈母娘二老依旧试图在培养和小宝昽昽的感情。
传统是需要传承的。我小的时候,爸爸带着爷爷、哥哥和我,一起贴春联和窗花。那时的春联是爷爷和爸爸亲手写的,窗花是奶奶和妈妈剪的。
爷爷虽然字写的不好,但一笔一划还算工整,他还经常洋洋得意说,“孔老夫子不嫌字丑,只要笔笔有。”
我就在旁边帮助爷爷磨墨,以前的墨不知是哪里来的,我总觉得有股奇臭无比的味道,我是捏着鼻子咬牙把它磨完的。
爸爸就在一本发黄的老书里挑选对联,有时自己也试着拼对几副对联。爸爸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国家艰难困苦时期,他上过初中,算是同龄中一个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后来家里兄弟姐妹增多了,负担较重,作为二子的他,就不得已中途辍学,专门负责家里的农活生计。
爷爷是最喜欢在大门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了。今年正准备又写这个时,爸爸突然大喜:“写这个,这副对联好,这副对联妙。”他用家乡话摇头晃脑地念着“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全然不是一副“没嘴巴”的样子。
我是没法听明白了,边上的老哥好像是听出了其中的意思,说:“我们是李氏家族,我们不就是四个‘李先生’吗?”祖父孙四人一起就这样啧啧地乐呵着,厨房里的奶奶和妈妈也跑出来询问怎么回事。
现在细细品来,这副对联简直是李氏家族的绝对。上联写景,庭前百花正在盛开;下联却是人物的称呼,初看觉得狗屁不通。但细读之,简直妙不可言:“阁下”既指一种尊称,又指楼阁之下——阁下对庭前;“李”既指姓氏,又指李树——花对李;“先生”既指尊称,又指最先长出——始放对先生。我大喜写出这副对联的人,是不是妙手偶得之,已无从考证,但老爸那时肯定是“妙手偶得之”了。
现在,我带着大宝和老爸贴春联和窗花。除了这个仪式还在,对联和窗花都是买来现成的。我下笔拙劣,也没有爷爷那种“孔老夫子不嫌字丑,只要笔笔有”的勇气。传统传到我这一代,已经只剩下躯壳,据说老哥是写的一手正儿八经的好字的,但我还是要把这个“形式”传下去。
我给曈曈分配了窗花掏洞的活,权当一次“手工课”。窗花是事先裁剪好的,只是还有些粘连,曈曈手小,恰好又可以锻炼灵活性和耐性,是最合适不过了。
我把对联摊开,先用胶带粘好四个对角,就站在板凳上往门上贴。老爸在不远处负责指挥位置和方向,“右边往上去一点”,“上面要对齐,要不然下面会斜的。”爷爷生前时候,贴对联的事,全是老爸干的,那时候他是全家人的主力干将,现在年龄大了,自然我来干、他指挥了。
曈曈把窗花整理好后,我就要她来贴窗花。窗花是难整理易张贴,对联是易整理难张贴。她先用双面胶粘好四个对角,我用剪刀剪断胶带,她就撕掉胶带的另一边。她小心翼翼地爬上凳子,我递给了她窗花,叮嘱她不要把它贴歪了,她做事很认真,贴好后还用小手把每个地方拍了拍,检查是否粘牢。她高兴地说:“爷爷,爸爸,完成了,我会贴窗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