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的生命周期很重要,掌握好Activity的生命周期,应用程序才会拥有好的用户体验
返回栈
Android的Activity是可以重叠的。每启动一个新的Activity,就会覆盖在原Activity之上,然后点击Back键就会销毁最上面的Activity,下面的Activity就会重新显示出来。
Android是使用任务(Task)来管理Activity的,一个任务就是一组放在栈里的Activity的集合,这个栈也被称作返回栈(Back stack)。栈是一种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默认情况下,每当启动了一个新的Activity,它会在返回栈中入栈,并处于栈顶位置。当按下Back键或调用finish()方法去销毁一个Activity时,处于栈顶的Activity会出栈,这时前一个入栈的Activity就会重新处于栈顶位置,系统就会显示处于栈顶的Activity给用户。
Activity状态
每个Activity在其生命周期中最多可能会有4种状态
- 运行状态
当一个Activity位于返回栈的栈顶时,这时Activity就处于运行状态,系统最不愿意回收处于运行状态的Activity,这会带来很差的用户体验
- 暂停状态
当一个Activity不再处于栈顶位置,但仍然可见,这时Activity就进入了暂停状态。既然不在栈顶了,那为什么还能可见呢?这是因为并不是每一个Activity都会占满整个屏幕,比如对话框形式的Activity只会占用屏幕中间的部分区域。处于暂停状态的Activity仍然是完全存货的,系统也不愿意回收这种Activity,只有在内存较低的情况下,系统才会去考虑回收这种Activity
- 停止状态
当一个Activity不在栈顶并且也完全不可见的时候,就进入了停止状态。系统仍然会为这种Activity保存相应的状态和成员变量,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当其他地方需要内存时,处于停止状态的Activity有可能被系统回收
- 销毁状态
当一个Activity从返回栈中移除后就变成了销毁状态。系统最倾向于回收处于这种状态的Activity,以保证手机的内存充足
Activity的生存期
Activity类中定义了7个回调方法,覆盖了Activity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
-
onCreate()
.每个Activity中都需要重写这个方法,它会在Activity第一次创建的时候调用。应该在这个方法中完成Activity的初始化操作,如家在布局、绑定事件等 -
onStart()
.这个方法在Activity由不可见变为可见的时候调用 -
onResume()
.这个方法在Activity准备好和用户进行交互的时候调用。此时的Activity已定位于返回栈的栈顶,并且处于运行状态 -
onPause()
.这个方法在系统准备去启动或者恢复另一个活动的时候调用。通常会在这个方法中将一些消耗CPU的资源释放掉,以及保存一些关键数据,但这个方法的执行速度一定要快,不然会影响到新的栈顶Activity的活动。 -
onStop()
.这个方法在Activity完全不可见的时候调用。它和onPause()
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如果启动的新Activity是一个对话框式的Activity,那么onPause()
方法会得到执行,而onStop()
方法并不会执行。 -
onDestroy()
.这个方法在Activity被销毁之前调用,之后Activity的状态编程销毁状态 -
onRestart()
.这个方法在Activity由停止状态变为运行状态之前调用,也就是Activity被重新启动了
以上除了onRestart()
方法,其他的都是两两相对的,从而又可以将Activity分为3种生存期
- 完整生存期。Activity在
onCreate()
方法和onDestroy()
方法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完整生存期。一般情况下,一个Activity会在onCreate()
方法中完成各种初始化操作,而在onDestroy()
方法中完成释放内存的操作。 - 可见生存期。Activity在
onStart()
方法和onStop()
方法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可见生存期。在可见生存期内,Activity对于用户总是可见的,即便有可能无法和用户进行交互。可以通过这两个方法,合理的管理那些对用户可见的额资源。比如在onStart()方法中对资源的加载,而在onStop()
方法中对资源进行释放,从而保证处于停止状态的Activity不会占用过多内存 - 前台生存期。Activity在
onResume()
方法和onPause()
方法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前台生存期。在前台生存期内,Activity总是处于运行状态的,此时的Activity是可以和用户进行交互的,平时看到和接触最多的也就是这个状态的Activity
体验Activity的生命周期
Activity被收回怎么办
当一个Activity进入了停止状态,是有可能被系统回收的,下面来看一种场景:
应用中有一个Activity A,用户在Activity A的基础上启动了Activity B,Activity A就进入了停止状态,这个时候由于系统内存不足,把Activity A回收掉了,然后用户按下Back返回Activity A,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其实还是会正常显示Activity A的,只不过这时并没有执行onRestart()
方法,而是会执行Activity A的onCreate()
方法,因为Activity A在这种情况下会被重新创建一次。
这样看上去好像也没什么不妥,但是如果Activity A中存在临时数据或者状态的话,比如Activity A中有一个文本输入框,已经输入了一段文字,然后启动Activity B之后,Activity A被系统回收,当你点击Back键返回后由于重新走了onCreate()
方法,因此刚才输入的内容就没有了,那这种情况就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在Activity中还提供了一个onSaveInstanceState()
回调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保证在活动被回收之前一定会被调用,因此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解决Activity被回收时临时数据或状态得不到保存的问题。
onSaveInstanceState()
会携带一个Bundle类型的参数,Bundle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用于保存数据,比如使用putString()
方法保存字符串,使用putInt()
保存整型数据,以此类推。每个方法需要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键,用于后面从Bundle中取值,另外一个参数是真正要保存的内容。
在MainActivity中添加如下代码将临时数据进行保存:
// 保存临时数据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aveInstanceState(Bundle outState) {
super.onSaveInstanceState(outState);
String tempData = "Something you just typed";
outState.putString("data_key", tempData);
}
在onCreate()方法中也有一个Bundle类型的参数,该参数一般情况下都是null,但是如果在Activity被系统回收前有通过onSaveInstanceState()
方法来保存数据的话,这个参数就会带有之前所保存的所有数据,只需要通过相应的取值方法将数据取出即可。
修改MainActivity中的onCreate()方法,如下: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Log.d(TAG, "onCreate:");
if (savedInstanceState != null) {
String tempData = savedInstanceState.getString("data_key");
Log.d(TAG, tempData);
}
}
取出值之后再做相应的恢复操作就可以了,比如说将文本内容重新赋值到文本框中等等。
使用Bundle来保存数据跟使用Intent传递数据类似。Intent还可以结合Bundle一起用于传递数据,首先可以把需要传递的数据都保存在Bundle对象中,然后再将Bundle对象存在Intent中,到了目标Activity之后先从Intent中取出Bundle,再从Bundle中一一去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