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抓周时,同时选了两件物品。一手抓住小汽车模型,一手拽着一本书。反复让他从两者之中选一个,但他就是都不肯撒手。我当时心想,这么小就知道要通过努力读书来成名成家,过上车房不愁的生活,真是励志。
他三岁的时候,我有次问他:“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啊?”他给出了一个令我比较意外的答案——“大厨”。看来当时他以为自己拿的是菜谱。
现在上小学了,成绩时好时坏,也还算努力。不过最让我欣喜的是他爱看书的习惯培养下来了,自己会主动去找各种感兴趣的书看,而且一次能看很久。对于处在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维天马行空年龄段的孩子,能做到这点实属不易。或许他真的从看书的过程中收获到了乐趣。
那么,是什么驱使你用功读书呢?
大多数人的答案应该是——读书是为了有更好的未来。
这也难怪,从小我们便被教导要用功读书,这样才能有机会上重点高中,上重点大学,最后找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好工作。所以呢,感不感兴趣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帮助你在考试中得高分。你不应该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流行音乐什么的最好不要去听,小说画册之类的最好不要去看。乖乖地把各门功课全部学好,辅导书、作文书想看多少遍倒是不设上限。
我想现在的孩子更惨。除了学好各门功课,还有各种“兴趣班”要上,其中很多是家长以为孩子该有的“兴趣”,而不是他真正的兴趣。
人都是会适应环境的。被这样义务培养了九年,再加三年高中的强化,我们真的会认为只要好好学习就会有美好未来,不用有什么兴趣或去读课外书。所以等步入大学之后,你再批判现在大学生都不爱看书,没有兴趣,迷茫不知所往,恐怕有失公允吧。
而且最可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就是去做一件事必须是为了什么实际结果,否则就不做。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一看书就犯困,根本看不进去的原因。他实在是看不到“我看了这本书会怎么样,能有什么好处”。而事实也是,你看完这本书,懂了这些内容确实暂时也不能怎么样。
有些人能跳出这个怪圈一点,为读书编织一些意义,反正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嘛。可是通过这个方法去读,也无法得到明显的进步,反倒越读越有挫败感。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认识到读书是成功阶梯后,我开始抱着用一次阅读经典著作来解决所有问题的心态开始阅读。比如告诉自己,把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读完了,就能掌握经济学的规律。不过读完时候发现并不是这样,经济学的大厦并非看一两本书就能窥其架构的,而且也不是一个经济学家就能说明白的。这时候就会有一些挫败感和一种被书海淹没的窒息感。
后来我改变方针,决定要广泛阅读,快速阅读,抓紧时间去读。欲速则不达,简洁而无情地揭示了这个方法必定失败。集邮式的阅读,过多关注输入量,忽视输出,读完之后来不及去实践和使用,很多有用的思想没有细细品味和斟酌就放过,自然读得多,忘得多。除了可以用“读了很多书”来麻痹焦虑外,并没有任何卵用。
直到再后来看到一位高人写的关于华人为什么难上名校的文章,才解开了这个逻辑死结。
“为什么很多人抱怨,说华裔学生正在被美国名校排斥呢?为什么一个华人孩子的各项成绩都比一个黑人好,可是名校不要他,非得录取那个黑人?这是歧视吗?
中国一直以来的考试文化,让我们有一个错觉,那就是认为被名校录取,是社会对我们辛苦学习的回报和奖励。我做到了,你就得给我,不给就不公平。
但是美国名校,并不是什么公共的政府机构,它没有义务给你回报。其实在我看来,就算是政府公共机构也没有义务因为你学习好就给你回报——你学习好都是为了自己,你为别人做什么了,凭什么要别人给你回报?
大学录取你,不是给你发的回报,而是对你的投资。
斯坦福商学院的某个招生负责人说过,‘名校有个很奇怪的特点——如果上名校对你很重要,那我们就不愿意录取你;如果上名校对你来说无所谓,我们反而更愿意录取你’”。
我突然明白,读书也是一样,甚至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为了某个目的去做,往往很难达想要的效果。反而是你的无心之举,常常会换来意外惊喜。
达尔文广泛阅读各种书籍,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之后会提出进化论。而进化论的成形,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马尔萨斯的理论给他带来的启发。
所以真正驱动自己读书学习的应该是好奇心,而不是任何外在的目的。
这份源于好奇心的渴望会引领你在读书学习的时候,乐在其中,愿意持续投入,并在潜移默化中自我提升。说不定在某种机缘下,你“无为”的积累,会让你在时代的浪潮中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