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旦起,我一直在追《琅琊榜风起长林》,原因有二:
一、《琅琊榜》第一部本身就是一部品质好剧,
二、黄晓明出演《风起长林》,口碑出乎意料的好,我终于克制不住好奇心了。为了追剧,我还破天荒充了爱奇艺的会员,就为了能早看几集(害羞脸)。
一
此剧集已经播到24集了,大致的走向其实已经日渐明朗:
当年梅长苏(胡歌)为了帮助萧景琰(王凯)救出祁王的遗腹子萧庭生,借和百里勇士大战的机会,选出了三个掖幽庭的小罪奴。后来萧庭生被萧景琰收养,是为长林王。因为长林王战功卓著,忠诚勇武,并且深得先帝(萧景琰)和现任梁帝的信任,在朝堂上下渐渐引起了羡慕、嫉妒、恨,于是一波波阴谋诡计,一阵阵波谲云诡,纷纷朝长林王府涌来。
因为长林王府的检举,导致莱阳侯谋反不成,所以莱阳王夫人调换了长林王世子妃的梳妆盒,造成导致他们迟迟不育。
因为长林军百战百胜,长林王世子萧平章带兵出征,后方军资故意迟迟不到,以致萧平章险死还生。
因为长林王府的两个儿子和太子感情好,令皇后的荀氏一族深深忌惮,被别有用心的夜秦族利用,令长林府二子萧平旌中了剧毒无药可救。
……
当这看似天灾的一幕幕,被长林王府调查得知实为人祸的时候,萧平章心下郁结:为什么这些人做人做事,会有这样的思维,会到这样的地步?
不就因为长林王府功高盖主,不就因为实力太强遭人忌惮。
而那个功高盖世、而那个让人深为忌惮的长林王府,又是怎样的呢?
萧庭生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世是皇族血脉,但他对先帝永远心存感恩,对现任梁帝——自己的义帝既有臣子的忠诚,又有兄长的关怀。
看实力演员孙淳演绎的长林王,凛然正气!
萧平章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原本也是和长林王一样的王侯,知道了自己的父亲曾经想要谋反,但终于还是幡然醒悟。当长林王说“从小到大,你从未让我失望过”,而他自己对长林王说“以后也不会。”
萧庭生坚决要立萧平章为世子,不顾他并非自己亲生,不顾自己还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亲生儿子。
萧平旌呢,在知道这个秘密之前,和兄长感情深厚,在知道这个秘密之后,也没有因为自己这个“根正苗红”的长林府儿子,没被立为世子而有丝毫不快,反而因为得知了大嫂被人谋害不能生育,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而内疚。
而在萧平旌被云姐谋害中毒之后,萧平章甘愿以命换命,去找“上师”取玄螭蛇胆。
这样的一个家族,为什么能够继承赤焰军魂,为什么会被权臣所嫉,而被百姓拥戴,原因不言自明了。
——因为他们父子兄弟之间,不管血缘关系如何,经历过何种风波,都从未有过从未有彼此猜疑的片刻。
二
这部剧最重要的戏剧冲突,在我看来,皆为“信任”二字。
还记得琅琊榜的阁主蔺晨在第一部中说过的那句话:人,有时不相信自己,有时不相信别人。
长林王府的魅力,正是因为他们彼此之间的真心。但即使长林王府如此忠心耿耿,如此谨小慎微,但因为功劳太大、实力太强,仍然难以幸免。
因为信任,就有了美好:长林王府是如此,梁帝与长林王也是如此。
而不信任,是那么丑陋:本来无事,就因为猜疑,要置人于死地,而且不惜牺牲很多无辜的人。
信任,真难啊!
夫妻之间,能不能彼此信任,而不是冯小刚说的那样,女人不要查老公手机,万一查到什么,婚姻关系何以为继。
医患之间,能不能彼此信任,而不是病人担心医生乱开药乱治疗,病治好了行,治不好就是医生有猫腻。
上下级间,能不能彼此信任。工作的安排是不是敢于放手,而不是吹毛求疵。
甚至亲子之间,能不能互相信任。做父母的,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该放手时且放手,而不是一边包办代替一边喊自己累一边埋怨孩子能力差。
还有家校之间,能不能互相信任。现在的孩子太金贵,很多家长苦恼于管不了孩子,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可是当老师真的管孩子时,家长又不干了,嫌老师太严了,太较真了,对老师心生不满。自己因为心疼孩子,因为不是教育专业人员,对孩子束手无策,但是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老师的管理规范,又总是提出质疑,弄得老师不知如何是好。
也做老师近二十年了,愈来愈多的,并不是经验,而是忐忑和不安,因为尽管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仍然会面临越来越多、却不是越来越少的困惑:
过去学生犯了错误找家长,家长一致是惭愧不安,回去管教孩子;
过去学生作业不好好写,真的有老师把本子撕了;
过去学生上课影响纪律,真的有老师让罚站,甚至不轻不重打一下(我自己就因为自习课说话、上操说话,被老师打过,那种羞愧,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去的感觉,很久不忘);
过去学生的问题,老师敢严厉批评;
过去学生有问题,家长跟着无地自容……
为什么?因为家长无限信任学校和老师。
现在呢?
现在学生犯了错误找家长,家长的反应可能是“孩子这么做肯定有他的原因”,“孩子在学校,管教他是你们老师的责任,你找我干什么”,“孩子不是小吗,犯错误很正常,用不着大惊小怪”;
现在学生不好好写作业,只能好话说尽哄着来;
现在学生上课影响纪律,要小心被家长倒打一耙“你当老师的管不住学生,真是无能!”
我们不敢批评孩子,不敢让家长给孩子的作业签字,无论作业错成什么样,我们也不敢让学生多写几遍,
……
不是说好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家校携手,共同努力吗?
孩子犯了错,为什么不能相信老师的专业判断力?
孩子被批评了,为什么不能信任老师会把握住分寸?
孩子被规范被要求,为什么不信任他具备正常的承受力?
学业上的要求,为什么不信任孩子通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
和同学的相处,为什么不信任孩子自己完全能够处理好?
喝水上厕所吃午饭换衣服这些生活琐事,为什么不信任孩子能够自理?
……
把孩子送到学校来,不是希望他成才的吗?从古至今,哪一条成才之路,是轻轻松松的?
三
作家冯骥才有一篇文章叫《珍珠鸟》,写的是一人一鸟之间的信任。
点睛之笔是文末那句: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如果彼此不信任,就会像《琅琊榜》中的梁帝那样,听信谗言,杀害功臣,酿成血案,也会像《风起长林》中那样,边境不稳,国无安宁。
只有彼此信任,才可能互为依靠,携手并进。国家如此,教育也是如此。
像长林王府和长林军那样舍生取义,是保家卫国,是国之栋梁;像我们老师这样,为了别人的孩子呕心沥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是一种为国付出。
风从未停过~~~
愿这次,风吹来的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