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学生大不如前?
近几年,办公室常会听到这样的话题,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的确,镇区学校生源因个人家庭成长环境,父母教育意识的差异性,导致学校教育存在很大的盲区,总结一下,学生主要有这样几种现象:
一.独立自主性明显减弱。
家长拎着书包接送学生上下学,处于全方位服务状态,甚至有不少家长亲自把书包送进教室的课桌上,学生只是坐下来翻书就行。
二.学习过程容易忽视。
只注重考试分数和排名,家长普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上心,一旦考试分数出来,不够理想,就一味埋怨动怒,甚至间歇性的苦逼,俗话说的“想一出是一出”,根本不讲究习惯的培养。
三.情商教育几乎为零。
只要学习成绩好,将来能考个好大学就是优秀学生,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意识。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在家庭中少之又少甚至空白,家长之间对孩子的攀比大多只局限于直观的考试成绩。
四.留守儿童逐步增加。
乡村小学就读学生一般都在本地,年轻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托付给爷爷辈,有些还寄居在亲戚家。
五.家校联系实质效用不大。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常规之一,形式有好几种,无疑面对面沟通是最好的方式。但由于大部分孩子父母定期节假日回家,平时与孩子交集很少,所以家访也只能随各家长的意愿电话或微信,几乎所有都一个说法:老师,我们心有余力不足,孩子就麻烦您多照看,管严点,非常感谢啊!表面上家访在进行,实质还是学校单方面的监管,孩子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不要怀疑我这个老教师在推卸教育责任,目前农村小学生现状的确如此,令人堪忧,长此以往,城乡差别最大的不是物质,而是孩子的教育。
年轻的父母应该静心思考:你们所谓的忙碌究竟为什么?如果孩子的成长被耽误,如何才能补救?你希望孩子长大过什么样的生活?
以前的“书呆子”似乎是对学生的贬辞,现今如果有也算稀罕了,我真希望有那么些“书呆子”的新生代,至少做好了学生爱学习的本分。
教育的路我已经走了很长一段,无怨无悔,余下的路还会一如既往尽力而为。
一切为了孩子,年轻的父母,学会拎清生活主次,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我是日记星球第332号宝宝,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12期21天的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9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