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本芬芳》,读到最后惠才问吕下辈子还愿意在一起吗?问了三次,吕的回答都一致——“不愿意。”
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留下读者忿忿不平,不愿意,怎么就不愿意呢?
后来,看到惠才也不愿意,感觉出了一口气。
既然都不愿意,为什么不离婚呢?
作为一名intj,本着严谨治学、刻苦专研的态度,我也去找了一些扩展阅读材料。
才发现——
单知道这本书讲的是旧时一段不幸的婚姻,原来背后也是有爱的啊。
此爱非彼爱,但更加感人至深。
关于离婚的话题,杨奶奶本人在回答网友问题的时候也说了:
如今女性有了更多选择,不一定要忍耐不如意的生活,包括婚姻。
但是她又说:
如果再来一次,惠才可能还是不会选择离婚。
如果离婚,孩子们会遇到什么呢?
后来,在女儿的记忆里这件事也得到了证实。
初二时的她见父母吵架,问他们为何不离婚?
两人无言以对,事后吕(这里还是借用下小说中的名字)说,哪有子女希望父母离婚的。
他们俩不会离婚,因为有孩子。
女性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权而且应当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即使是在妻子的称谓下,她依然是一个女性,一个独立的个体。
但是,一旦有了孩子,她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母亲”。
世界上多了一个绝对的连结点,多了一份牵挂。
她依然是一个女性,但不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
女性成了母亲后,感觉生命线分出了两条。
一条叫母亲,这条线上满满的都是对子女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让人卑微。
另一条依然是独立的自我,你依然有权去追求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人生。
女性在两条线之间不停地摇摆、徘徊,在独立与卑微之间变得坚韧,走出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真正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其实还是看独立的自我好不好。
当然,就像父母盼着子女好一样,子女也想让父母好。
只是我们做子女的,把这种“好”想得太简单了。
我想起前几个月我裸辞了,在离职前最后一次和家里沟通。
我跟我妈说,希望她和我爸自己过好就行了,她们俩好了,我就可以放心辞职啦;不用管我,我饿不死的。
我妈跟我说,话是这么说,但哪有父母不管自己子女的。
不过她说,他们俩现在就很好。
然后我就放心了。
写作本身就是对时间的挽留与对生活的抵抗。
令人欣慰的是,写作中杨奶奶实现了作为女性的自我独立,实现了自我救赎,并被世人所看见。
没有像她的母亲秋园一样,直到去世棉袄里的字条才被看见——
“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但同时,杨奶奶也是一个母亲。
“想让我不爱你们,那是不可能的。”
她说。
祝愿杨奶奶身体健康。
希望可以看到杨奶奶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