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参与感》一书感悟
昨天小米家宴在北京举行,雷军雷总更是亲自下厨做了雷氏饺子款待米粉们。这都浓浓地体现出了三个字,也就是黎万强老师写的一本书的书名——《参与感》。
看完黎老师这本营销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参与感”这三个字,就是另外三个字——讲人话。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时,可能会这样质疑:
我们本来就是人,怎么就没有学会“讲人话”呢?更何况我们都活了二三十年了,又不是1岁的小孩!
没错,“讲人话”这三个字,从字面上看,似乎并不是一个什么好词,隐隐还带着骂人、怼人的意思。
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这里的“讲人话”,指的是讲别人能听得懂的话。这一点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学会。对此不认同,是吗?接着往下看,我敢保证,你看完肯定会改变主意的。
首先我问你几个问题: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跟别人讲一件事情,可对方就是跟你不在一个频道,你以为自己讲得很精彩、很明白,结果你讲完以后,对方却一脸懵地看着你。
又或者,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看完了某篇文章,却感觉云里雾里,不知道到底说了啥;你看了某张海报,却不知道它想表达啥;你看完了某场电影,却不知道它演的啥。
这些情况的发生,其实往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讲人话”。
比如你写了一篇文章,用了大量华丽的词藻,什么柔曼、耄耋、倥偬,什么峨冠博带、波谲云诡、坠茵落溷,看似很高大上,实际呢?里面有些字你的读者都不认识。最终,这篇文章成了你一个人的狂欢,一个人的自嗨。
比如你是做营销的,你对一个从没接触过营销的人说:“我常常用“饥饿营销”、“病毒营销”去卖产品……”你说了一大堆营销的专业术语,却从不用直白易懂的话去解释它们,对方如何不一脸懵?
做海报、拍视频、拍电影甚至卖东西、与人交流也同样如此,都需要“讲人话”,如果你只图专业、高大上,而不去考虑别人是否能看得懂、听得懂,那么他们的效果就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你的预期,更谈不上好。
所谓“讲人话”,其实就是讲普通的话,而不是讲专业的话,因为绝大部分人都不是专业的。
所谓“讲人话”,其实就是讲平凡的话,而不是讲高大上的话,因为你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
其实,不论我们活了二三十年,还是三四十年,不论我们工作,还是生活,都得学会“讲人话”。让别人听得懂、听明白我们说的是什么,是一种本事,也更能让我们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