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两年来,国内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各类旅游、穷游、徒步App盛行。旅游慢慢从一项奢侈的消费,慢慢演变成大众可接受的生活一部分;甚至很多人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正如最近很火的一本书《乖,摸摸头》中那句最触动人心的一句话:“不要那么孤独,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里面种种温情小故事讲得大多是当今以旅行也好,流浪也罢的方式,追寻真正的自我。从中故事打动了很多人,里面描述的人做了许多现代年轻人想做,却不敢去做的人。正如我们这种找了一份貌似稳定的工作,成立了所谓幸福的家庭,却在各种向往和害怕失去的感觉中徘徊,如一只关在金笼子里的金丝雀。
旅行类的书现在都可单独占满书店的几个书架,从各种景点介绍到攻略,再加上各种青春励志类的,琳琳种种。有许多辞职去旅行,读书中以间隔年(Gap Year)去旅行。自己身边也有朋友大学前Gap Year;有工作后去游学的…那么到底旅行的意义在哪里呢?
林语堂在上世纪初就在《生活的艺术》中写有一章旅行的享受(The enjoyment of Travel)。从中观点或许当今依旧适用。他文中阐述了三种错误的旅行方式(false travel):一是把旅行当作心灵进步的工具(improve one's mind),他认为各种教育和讲演都无法使人心灵进步,单靠旅行如何能有真正的进步。从而抨击了延伸出的旅行导览的产业,认为导览往往灌输了许多无用的知识给参观者而导致他们失去了参观的兴致。二是把旅行做为谈资(travel for conversation):前往各路名胜景点,仅是希望作为将来朋友间聊天的内容,而不是真正的感受景点带来的东西。文中谈到大家更多愿意捧着相机,看到的更多的是从相机小窗口内看出去的世界,而不是真正肉眼看到的景色。三是紧跟日程的旅行(travel by schedule),如同完成工作。这在现代旅行中非常常见,每个人手拿攻略,有一长条checklist:必游景点、必吃餐馆、必做事情等。每完成一件,打一个勾,是就像小朋友攒到红花一样,特别有成就感。似乎旅行如工作,都同样讲究效率。林语堂认为真正旅行的动力应该为:寻找未知的自己,忘却自己原来的身份,获得新的感知(travel to become lost and unknown , travel to forget)。他引用了《西厢记》中的一句话:“胸中一副别才,眉下的一副另眼”。只有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心,我们才能从旅行中有所收获。
我自己曾留学英国六年,可称为一次漫长得旅行。在英国经历的高中和大学,并在英国家庭中寄宿过,可算是一场深入的旅行。与我有共同经历的中国孩子不少,但我发现许多同学,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也不愿尝试和改变原先的生活方式,甚至不愿尝试新的餐饮。他们更多愿意饭点上中餐馆,同学朋友只有中国人。即使寄宿英国家庭,也只是把它当作吃饭睡觉的地方。如此生活,即使在国外待的时间很长,也不会比在国内有更多的见识与感知。旅行亦是如此,若只是到此一游,没有深入体会其中渊源,那行与不行都没多大区别。
若把人生看作一场漫长的旅行,每时每刻都应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和心。旅行的路上,更多是去经历不同的环境和文化,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从而获得新的感知。每一段旅程都能认识到新的自己,这才是真正旅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