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宅在家的我,又颓又废又开心
今年的“五一”小假期,因为懒(实际是qiong)的原因,选择了宅在家里。美名曰“利用假期好好补课”的鸡血南走一波。然而,这四天里,有多颓废就有多开心。这不是我的假期正常打开方式哇?
翻开自己的日程本,从早六点到晚十点安排的满满当当,读英语,看书,写作,健身,插画,把白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当做高中课程表来用。结果却是:从早十点到晚十二点,葛优躺完以后葛优躺。
好啦,也没这么废的,毕竟还是很好的完成了每天两小时的健身时间和一小时的英语打卡学习,其他的嘛,随缘。在最后一天的最后四小时,本来准备好好补个作业,结果闺蜜打电话来,然后又打回去。于是,一晚上的时间用来了煲电话粥。
挂了电话之后,忍不住问自己,为什么这个假期过的如此轻松?虽然我又颓又废,可这是我今年以来最为放松的一个假期,而且也是最没心理负担的一个假期。
不因为不按计划时间完成任务而焦虑,不因为没有学习、读书、做作业而自责,不因为明明时间很紧迫却还在颓废的心态而崩溃。反而是让自己顺着心情去“享受”了这个假期。请注意我用了一个词是“享受”,真正的让自己去享用这四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快乐而满足。
这种状态对我而言,真的不多。尤其是近两个月以后,时常觉得时间来不及,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将时间分割,按时完成每个时间段要完成的任务。
但在这个假期结束后,突然想问一个问题,假期的意义是什么?是外出旅行,换一个城市去看人山人海?还是宅在家里,过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假期?又或者是买买买,逛逛逛,吃吃吃?好像这些都只是一种方式,而没有回答我想去追问的意义。
举两个小例子,我的“假期观”都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首先是鸡血的假期观,受到了李笑来老师的影响,在他的《和时间做朋友》这本书中曾提到过他的假期观,对他而言,是不分工作日与法定节假日的,尤其是他从来都不过春节,反而是一到春节就会住到酒店里去写书,去做事。如果他觉得想休假了,那就不分是不是节假日,那就去休假,好好放松。
在我的理解中,当然也是因为职业的原因,想休便休,而对于我们这种固定时间上班的上班族来讲,这样的霸气还有些距离。不过我是理解这样的想法的,也在自己的生活中尽量去做到,虽然也会放松一下,但不会彻底放纵自己,一到周末啥也不干,就是玩玩玩。会像平时一样,学习与放松相结合,该做的事情要先做完才可以,深受其影响,并不厌烦,很是喜欢。
第二个是放松的假期观,为什么这个五一会过的放松,是受了连岳老师的影响。假期第一天就看到了他在公众号推的一段话。
也就是说连叔放假了,嗷呜,我也要放!于是,五一啥也没做,四天眨眼而过。当然,锅不能让连叔来背,连叔很勤奋的。不过是自己借着这个理由来放松一下,也让自己思考一下未来该怎么走。
回归原来的话题,那就是假期的意义是什么?也和朋友聊起了这个话题,吐槽自己这个假期和以前相比,过得相当颓废。以前是学不好,玩不好,而这次是彻底玩开心了。那是我以前做错了还是说这都只是暂时的欢愉?要知道放纵一旦被放开,就如同被困在囚笼里的野兽获得自由一般,会疯狂下去。而自律这个本就不容易被养起的习惯,可能就此结束。
刚刚说的例子里的两个大神,都是很自律的人,他们对待法定节假日的态度好像不一样的,但本质却又相同。那就是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只不过,时间安排不同而已。那对于我们这种上班族来说,该怎么办呢?
假期里,该如何平衡学习与放松?或者也可以说是如何做到自律与放松的平衡?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度”的问题。我做的不好,要不然也不会有这篇文章里的疑问了。
五一假期结束,复盘了一下自己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也看到了一个问题,并努力和它和解。
虽然假期里啥也没干,但我开心呀!目的已达成,这很重要。哈哈哈。
不过,还是会回到自律的生活中,适度的放松有助于更好的前行,但过于放松则容易让人停滞不前。
写在最后:三个月的周更,今天是最后一篇作业了。很开心加入周更群,并和三任同桌,六位小伙伴一起结伴通行。嘿嘿嘿,谢谢你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见识到了更多的世界。以后还请继续多多指教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