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到现在才有点明白这个系辞原来是在对《易经》做着通篇的注解,有对内容的解释,也有学习方法的建议。有点像大片上映前的预告片似的。难怪这一讲当中,晓霞老师说得最多就是“学易经吧”......
这一讲中感触比较深的有两点: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有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吉凶得失,本来顺序是这样,但细看却是吉凶对应失得,这和“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观点相近。这点不难理解,无论是吉凶失得,还是书中“太极而生阴阳,阴阳仍归于无极”都充满了辩证思想。悔和吝的意思是,“觉其不善而欲改为悔,觉其不善而未能改或不肯改为吝。”这便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从这点上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凶反而是吉,因为从错误中学习,就是自身的进步。“圣人不贵无过而贵改过,往人自新之意切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智学的观点则是,再躯体化本身就是来改正这个存有的一些过错,只有生而为人,才能做事,也才能在做的过程中“改过自新”。不断改过,则日日新,这就是修行。圣人说,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没有侥幸偷懒的道理。孔子盛赞颜回不外乎两点:不迁怒,不二过。为什么能够做到不迁怒?从“咎”字便可知道,咎=各+人,恰好我们主课遇到了这个字,也写出来给孩子们看,孩子们很容易理解,这就是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指责埋怨别人。我们能做的只有改正自己,没有什么事是通过埋怨别人而改进的。但是知易行难,指责别人真是太容易了,而承认是自己的过错,并且下决心坚决改正,而且能“不二过”,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想起美国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把自己的缺点不分大小列了个清单,每改正一项就划掉一项,富兰克林和颜回,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坚定意志,以至于他们能够出类拔萃。“有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善恶已动而未行之时,悔吝未至于吉凶,乃初萌动,可以向吉凶之微处,介又悔吝之微处,于此忧之,不至于悔吝矣。有所震动以求其无咎者,在乎深有所悔,以坚其补过之心,则不至于有咎矣。”两句说的是一个意思,就是要防微杜渐,态度要谨慎,行动要及时。“然当谨于其微,不可以小疵而自恕也。”
由此可见,人生来并不是“永远快乐”的,非但不能总是快乐,还“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学易经告诉我们,人生是要不断努力的,还要时刻谨小慎微,知错必改......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看到这里,想起今天早上有一个想法进入脑海“原来这世界真的有鬼啊”,可是情景完全不骇人。最奇怪的是,是梦给了我这个结论,但是梦到了什么根本不记得了。而且昨天之前我也没复习到这里。难道是做梦给我复习热身了?
“天地之化,虽生生不穷,然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向死而生,是一个生理和时间的范畴,更是生命的正确态度:去爱吧,像没有受过伤一样;跳舞吧,像没有人欣赏一样;生活吧,像没有明天一样!
幽明之说,在施泰纳理论中是则以精神科学来解释的,无论是精气神,还是身心灵,都在说,看得见的只是非常有限的物质身体的部分,而在这有限之外,则有更广的存在。两种学说都提到了“梦”。系辞提到“梦中不谓之气而谓之魂者,盖当其睡梦,生而有死之形,气虽未绝而精不用事,故魂与魄离而有梦。此又阳中有阴也。”我理解的人智学的观点中,说到梦是心魂离开了物质身体,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去,在那里接受着精神世界的启迪,再回来带入到自己的身心之中。这就不难解释早晨收到的启示往往是和比较关切的问题相关。从方法上,也可以尝试把难题交给梦,看看早晨有什么样的回声。但是说到底梦和身体与精神世界的关联,还需要继续探究。
“鬼者,归也,亦渐归于澌灭而已。神者,伸也。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正气常伸。由此可见,现在流行的“星辰大海”一说,易经早已有之。“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圆满周全,又使一切有条理起来。
知道了这些道理,一方面了解了不足是合理的,一方面更要采取行动。就好像懒惰一样,一方面懒惰是合理的,接受是前提,但是接受之后采取行动是关键。从这点上,很难很难,或者说,其实一点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