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记得母亲教我们姐弟写字的纸张是九十年代最流行的“金城”烟盒内衬,类似于锡箔纸的金色外层,白色的内里可书写,那时候还不会握笔,每次写的特别大,母亲总说我写的字牛头大,后来很多年我都保持着牛头大的字,直到高中写字频率太快,数量多,才慢慢缩小了字体面积。
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达老师,可能她满足了一个孩童对美好的所有想象,总感觉除了母亲,她就是最亲近的人。后来我转学,但我们的联系保持到现在,就像她说的谁曾想我们竟成了同行,是啊,长大后就成了你。
初中很苦,转去的学校重建,所有的学生就是劳力,但是那时候不怕苦不怕累,还有满满的精力搞好学习,至今再回初中母校,仍然会告知同行者:操场是我们挖的,草皮是我们种的……乐此不疲,就如那留存至今的张张荣誉证书,让人自豪不已。
高中可没那么轻松,种种原因,高考那年落榜,可能经历高考的人都觉得那段记忆是黑暗的,确实!但是更可怕的是你走进一间120人的补习班教室,只看到同学们的头顶时的恐惧,每天除了操场、厕所、食堂、宿舍,那雷打不动的座位以及拼命与时间赛跑就是你的所有生活,高四,是我倔强流泪最多的一年,纠结为何流泪,总之那一年谢谢。
尽管大学不是如愿以偿,但选择终结痛苦,多么不情愿还是去了,毕业这年除了论文就是就业,想过去新疆,专业招收力度大,想过考研,也曾和闺蜜计划创业,最不想回的是老家,那个时候觉得终于可以摆脱贫困了,可以走出去了,后来母亲病重,经历了签字的悲恸,突然觉得很无助,那些远走高飞的念头一瞬间变成了陪伴,弟弟从成都辞职回来的一刻更是坚定了我留下来的决心,世间有一种难以割舍叫亲情。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拼命复习考试,屏蔽其它所有就业渠道的信息,放弃所有机会,断了后路扑在考试习题和资料上,那时恍如高四补习,努力没有白费,成绩优异,那时分配文拿到手我都很疑惑自己的家乡还有这么偏远的山村?真是孤陋寡闻,三个小时的车程,到了更让人心酸,,母亲觉得有点遗憾,认为我可以去更好的地方发展,却……
这个时候我却觉得这何尝不是一种历练,毕竟我还年轻,刚毕业而且是专业的,尽管上班以后也没有直接安排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但是三年了坚持下来了,现在的一切或许都是最好的安排。我的前二十几年人生没有什么特别高远和奉献的励志故事,只是很普通的面临各种人生常态,做出相应自认为恰当的抉择。
就这样,人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