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还是昨天,可是昨天已非常遥远”
刚刚看了电影《等风来》。其实去尼泊尔之前就下载了,但是一直没看。去之前是没时间,回来以后是不想回顾了。但是为了看看电影里的尼泊尔跟我脑海里的有什么不同,还是看了这部电影。影片中出现的庙宇和街道,树木和土地都是那么熟悉,仿佛又回到了在尼泊尔的日子。影片中第一个触动我的点是灵修打坐的时候,师傅说的那句话。王灿问师傅,我知道自己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师傅说,人觉得自己蠢,是因为愚知暂时令你的心灵蒙上了一层灰尘,没关系的,总会有被风吹开的一天。也许这句台词是为了点题“等风来”,但我想到的却是加都的尘土。
理想与现实
对于海外志愿者,我一开始是抱着很大的期待的。感受当地文化,锻炼英语,独立解决问题······然而就像电影中的羽蒙一样,她想去的是意大利的托斯卡纳,但却只能去尼泊尔的博卡拉。就算她为了这次出行做了三个月的准备,最后也不得不服从安排,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了尼泊尔。就像我一开始准备了那么多,期待了那么久,等待中经历的那些不安和喜悦,最后等来的却是大失所望。感觉自己不被认真对待,工作安排也很随意,一切都让人萌生出退缩的念头。但是咬咬牙,还是坚持留下来了。我始终是个理想主义者,做事情随性随心,不去想将来。即便如此,一直以来过的也还不错,想做的事情几乎都实现了。正因为那么多的理想都“实现”了,变得更加不考虑“现实”。但是这怎么可能呢。也许尼泊尔教给我的第二课,就是把理想揉进现实,在保留自己美好愿望的同时,也要应对现实的打击。不能够一触即碎,也不需要金刚不坏,是干旱土缝中迎风的小草,是百年老树根旁纷飞的碎花。
旅途中成长
我是一个特别宅的人,是出去旅游的时候可以呆在酒店看一个早上电视的人。但是在尼泊尔遇到的都是特别喜欢探索的人。即使不喜欢外出,但还是握着手机按照地图,在陌生的国度走过好几万步。于是也去了博卡拉和奇特旺,逛了广场和猴庙,游了湖骑了象,感叹于雪山的壮阔和圣洁,也把在丛林中撞见小鹿那一刹的惊喜珍藏于心。这二十多天来,试过在尘土飞扬的山路上颠簸十个小时,经历过上完厕所不能洗手的尴尬,体验过生理痛还骑了一个小时山地车,还有日复一日绞尽脑汁上课和消磨时光的时候。这些刺激的,惊险的,欢喜的,平淡的日子,也许不堪回首但却又被珍视着,不管如何都不会忘记。让我觉得,即使一个人,也能好好地感受一个城市,认真地让自己成长起来。是那种,让自己发出“原来我也可以”,这样的感叹的成长啊。
归途与遗憾
回国的飞机上,看着穿外的雪山,还是会有点难过,没能去攀登雪山,感受自然带来的震撼。看着陆地上错落的房屋,也会难过自己没有一直怀抱着美好的心情来度过这二十多天。但是吧,每一段路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得不到也是一种完整。虽然没有坚持到一个月,但是提前回家能够换来父母的喜悦,也不失为另一种完满。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很固执的人,一条道走到黑,明知继续下去不管是自己还是结局都不会太好看,但是强迫症让自己一直为难着自己。但是啊,有时候适当地放弃一些坚持可以换来另外一些喜悦的话,也是可以接受的呀。
当飞机在广州上空盘旋的时候,看到黑暗中闪烁的一片繁华,忽然觉得我还是更喜欢这种热闹。也许宁愿在灯红酒绿中做一只扑火的飞蛾,也不想在扬尘的阳光下寂静消逝。虽然去过了号称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度,却仍然觉得不断努力追寻的途中也能带给我幸福呢。
梦想
虽然梦想这个词已经烂大街到被鄙弃的地步了,但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正如《等风来》里面,男女主角在滑翔之前说的,不管你现在多着急,都不能飞,也飞不起来,因为要等风来。等风来吹开一切迷雾。
影片中大姐团唱的一首歌让我瞬间落泪,歌词朴素却很感动。
也许你不相信你也许没留意
有多少人羡慕你羡慕你年轻
这世界属于你只因为你年轻
你可得要抓得紧回头不容易
你可知道什么原因有人羡慕你
只因为他们曾经也年轻
你可明白什么道理有人嫉妒你
只因为他们不能抓得紧
趁你还不需要反来覆去
考虑又考虑
趁你还不知道为什么叹气
趁你还没学会装模作样证明你自己
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
是啊,我们还这么年轻,不需要翻来覆去考虑又考虑,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