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专诸刺王僚
专诸,吴国堂邑人(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一带),是这场著名刺杀事件的主角。王僚就是吴王僚,姬姓,吴氏,名僚,是春秋时期吴国第二十三任君主。
鉴于这场历史事件涉及的人物关系和背景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先来弄明白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首先介绍一下公子光,也就是未来的吴王阖闾。
公子光是吴王诸樊的儿子,吴王诸樊是吴王寿梦的长子,诸樊还有三个兄弟:二弟叫余祭,三弟叫夷眜,四弟叫季子札,吴王僚是夷眜的儿子。也就是说,公子光和吴王僚之间是堂兄弟的关系。直观来看就是下图所表达的关系。
在这四个兄弟当中,季子札最为贤明博学,吴王寿梦和其长子吴王诸樊都一心想要把王位传给季子札,因此吴王诸樊在位时没有设太子(吴王寿梦死前就想将王位传给季子札,然而季子札拒绝接受王位,因此长子诸樊继位),这样他死后就能把王位依次从二弟余祭、三弟夷眜手中传给季子札。三弟夷眜死后,王位本应传给季子札,但是季子札根本不愿意当国君,选择从吴国出逃。
这时候又该由谁来继承王位呢?吴人认为既然季子札不接受王位,就应当由最后接受王位的夷眜的儿子也就是吴王僚继承王位。
吴王僚继承王位后,公子光自己却认为既然最后王位没有传到季子札手中,那么先王寿梦的遗命就没有达成,所以应当由吴王诸樊的儿子也就是他自己继承王位。由此公子光和吴王僚这对堂兄弟之间就产生了王位之争的矛盾,而这也是最终促成专诸刺杀吴王僚的先决条件。
接下来登场的是吴国大夫伍子胥。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但是楚国国君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害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大哥,因此伍子胥一路逃亡到了吴国。在逃亡途中,伍子胥知道了专诸这个人,并且了解了专诸的能力。
伍子胥见到吴王僚之后,为报弑父杀兄之仇而试图说服吴王僚攻打楚国。这时候公子光却站出来阻止伍子胥,指出伍子胥想攻打楚国只是为了报私仇而不是为了吴国的利益。
伍子胥起初并不清楚公子光为何要揭发他,让他在吴王僚面前失去信任。但细想之下,他明白了公子光阻止他的原因——公子光胸有异志,企图夺取王位,因此想拉拢他帮公子光成功上位,故而公子光断了他在吴王僚那里的后路。
伍子胥弄清了这一点,专诸才有了出场的机会,他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后,公子光将专诸奉为座上宾,专诸也把公子光视为知己。
这时吴王僚趁楚平王身死,楚国举行国丧的时机让自己的亲信率领心腹军队攻打楚国,却被楚国军队围困而不能回军。这样吴王僚的势力就在短时间内被极大地削弱,公子光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宴请吴王僚,密谋在酒宴上杀掉他。
但公子光需要一个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刺客,这时只有视他为知己的专诸可以帮他。专诸重义,答应了公子光的请求。于是有了“专诸刺王僚”这场刺杀事件。
酒宴上,觥筹交错,众人推杯换盏。专诸端着烤鱼进献而来,烤鱼的肚子里放的就是那把名震中国刀剑史的勇绝之剑——鱼肠剑。吴王僚被鱼香吸引而没有注意专诸,专诸一点一点掰开烤鱼,突然一道寒光闪过,鱼肠剑已捅进了吴王僚腹中,吴王僚当场毙命。就这样,专诸完成了公子光交给他的使命。
专诸刺杀吴王僚后也被左右侍卫杀死,他以性命为代价助自己的知己公子光夺得王位。其后公子光成为吴王阖闾,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