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非一般意义上的一条小溪,而是一个行政村——湘西永顺县小溪镇小溪村。这里,2002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8%,一条奔腾不息的小溪贯穿始终,村名因此而来。
我们选择了水路,从王村(芙蓉镇)经酉水坐三个小时船进入小溪。从抵达小溪码头那一刻起,小溪就频频现身。道路两旁、山脚,时不时有一道道溪流奔流而下,或宽如白练,或形同瀑布,急忙忙地争相露个脸来欢迎你!上了进村的小面包车,高山夹道,一条几米宽的小溪忽而在左,忽而在右地拥着你,潺潺地低吟浅唱,让我们这少见多怪的外乡人不断地惊喜高呼,也在心里默默地为不能停车驻足而小有抱憾,接下来的时间会让我们明白,实际上,小溪的胜景随处都在,只要我们身在小溪。
小溪四季景不同,春天万紫千红,夏天翠绿凉爽,秋季瓜熟叶丽,冬季可赏雪景。其避暑胜地的美誉名符其实,白天不甚热,晚上还要盖被子。
到达下榻的民宿,已是下午五点多,这是一个传统的木板楼,小溪村里唯一的一家获评2016年度湘西自治州十佳特色民宿。房子建于2015年,刷的桐油,看上去古朴而富于民族特色。房门是不用上锁的,随身带上贵重物品即可,没人乱拿。房屋前后就是那条终年不绝的主流小溪,哗啦啦的水声似一股热闹和热情,吸引着我们马上临近去看个仔细。小溪随山势变化宽度、水流急缓,清澈见底,各色大小不一的石头成了它的点缀,间或中间露出一些石块和水草,用手一探,沁心透凉,舒服,涉水其间虽是暑期倒还觉得有些过凉。傍晚时分在竹林间用餐,享用美味土家腊肉和小溪小鱼,竟基本没有担心中的蚊虫叮咬。可能是山间温度不高,又挺干净卫生,小溪又是流水不腐,故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小溪不单美,还有相当的实用。老板将瓠瓜泡到厨房外一步远的溪水里,我们大惊小怪地问怎么把好好一个瓜扔了,答曰:是起到防止瓜变老的作用。水凉,就像个天然冰箱。老板娘的父亲每天早上就站在溪里洗脸漱口,夏天洗冷水澡,身体非常健康。人们在溪里洗衣物,游泳,便利之至又干净卫生。
来到小溪都是有口福的,腊肉、小溪鱼、野生蘑菇、土鸡、山羊等,都是常见菜。但山里交通不便,新鲜肉、豆腐不像城市里随时可置办,酸鱼、酸菜等可较长时间保存的食品便应运而生。如遇干旱,本地蔬菜收成不好,客人来得多了,菜不够吃也是情理之中,有的熟客干脆自己带些菜来。
小溪美,山景同样美不胜收。恰遇永顺电视台在小溪采拍美景准备制作宣传片,我也站在他们的角度拍下了层次分明、充满诗情画意的薄暮山景。我留意到,灵秀的山、林、云,总在不由自主地作出一幅幅绝美的画面。
瀑布和古树,是小溪的景中景。这里有多条瀑布,有多种珍稀树木,黄心夜合、巴东木莲是国家级保护植物,连同千年古杉都是树木里的老前辈。数百年的大树只能算是中年。
三四天的相处中,让我充分感受到以老板夫妇为代表的土家人的淳朴厚道,以及来小溪游玩各地客人的友善可亲。老板娘得闲时带我游览景点,逛村上小街,带我看任何想看的,路上遇到车都停下来主动搭载我们,乡里乡亲的互相关照。老板在没其他小客人时带小朋友钓鱼、游泳、买吃的,上街买东西都带上他,想方设法让我们过得充实有趣。面对份量足的菜,老板夫妇一个说,腊肉吃不完给你们留着明天再吃,一个说,把鸡蛋都吃掉,辣椒别吃了。钓鱼前,老板给我和小朋友一人买了瓶水,他自己却没有。噢,跟家人说的、做的又有什么分别。
其间,来了两拨长株客人,小孩子都玩到一块,吃到一起,开心快乐加倍。这里适合户外集体活动,可以下水抓石蛙蝌蚪,搭帐篷,打水枪水仗,烧烤,爬山等,深受大人小孩喜爱。很多客人每年都来,有的客人刚落座,就急不可耐地打电话向朋友表达心声:"以后我每年都要来",听得我们一阵好笑,可自己心里一琢磨,不正心有戚戚焉吗。
在小溪村住上几天,能让人充分理解小背篓成为土家重要运输工具是历史的必然。大山里交通闭塞,山路崎岖,出行不便,小溪的村民们要到芙蓉镇才有集(逢阳历二、五、八)可赶。远的寨子要到小溪村住一夜第二天赶七点的唯一一班船到芙蓉镇,买了农药衣物等生产生活物资,赶中午一点(赶集日一点半)的船返回小溪,再背物品爬山路二三小时甚至更久才能到家。长年的艰辛磨砺出非凡的毅力和体力,女人最多可背上百斤重物,男人最大可承受三百来斤。
这里的动物也像人一样地长本事。鸡可以走竹竿,火鸡、鸡可以飞过宽约八米的小溪。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风情哪。
小溪如此之好,我仍有所希冀。酉水行舟,大段布满垃圾的水面让人触目惊心,突兀之至,美好与丑陋并存应谓此。当地一些居民习惯性地将塑料包装袋随手扔出窗外、水中,令人顿感不悦。塑料袋等本是作为商品的附属品花钱买来,却不能再作为有价之物卖出去、吃进肚,人们随意处理情有可原。但是环境经不起随意对待,希望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自觉保护环境,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杜绝乱丢弃,永葆小溪山清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