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二月二十日,赦天下。
15、
自丧乱以来,汴水河道淤塞,运输功能已废,漕运者从长江、汉水抵达梁州、洋州,再走陆路到京师,路途遥远,险阻丛生,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三月十二日,任命太子宾客刘晏为河南、江、淮以来转运使,策划疏浚汴水。三月十三日,又命刘晏与诸道节度使分摊这项工程所需赋税和徭役,允许便宜从事,办完了再汇报。当时兵火之后,京师和地方都缺粮,关中一斗米要卖到一千钱,百姓等不及庄稼成熟,就把麦穗收割,揉搓出麦粒以供给禁军,皇宫厨房也是吃一顿算一顿,没有超过两天的存粮。刘晏于是疏浚汴水,写信给宰相元载,详细陈述漕运利弊,建议朝廷和地方全力配合。自此每年运米数十万石以供给关中,整个唐朝,擅长漕运工作的,推刘晏为首,后面的人都都遵循他的法度。
16、
三月二十七日,盛王李琦薨逝。
17、
党项入寇同州,郭子仪命开府仪同三司李国臣出击,李国臣说:“敌人找到机会就出来抢掠,官军来了,他们就逃入深山,应该羸师弱旅在前,以引诱他们,劲骑居后,将他们一举消灭。”李国臣与党项战于澄城北,大破之,斩首俘虏一千余人。
18、
夏,五月十七日,开始颁行《五纪历》。
19、
五月二十四日,礼部侍郎杨绾上奏说,每年孝弟力田科考试都造假,童子科考试全凭运气;于是都撤销。
华杉注:
孝弟力田,就是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这当然是太容易造假了。童子科相当于选拔“神童”,十岁以下能通儒经的,就可应试,及第后予以出身并授以官职。这也算是中国的“神童文化”、天才少年班。
20、
郭子仪认为安禄山、史思明当初占据洛阳,所以在全国各地设置节度使,以制其要冲;如今大盗已平,而各地军区还在,耗费百姓,上表建议撤销,并建议先从河中开始。六月十四日,皇帝敕令,撤销河中节度及耀德军。郭子仪再次申请撤销自己的关内副元帅职务;皇帝不许。
21、
仆固怀恩抵达灵武,收集残兵败将,部众又振作起来。皇上优厚的抚慰他的家属,六月十七日,下诏,称赞他“勋劳著于帝室,及于天下。疑隙之端,起自群小,考察你的内心,并没有背叛之意;君臣之义,仍然跟当初一样。只是河北既已平定,朔方军也另有将领统帅,你所担任的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等职务应该解除,太保兼中书令、大宁郡王保留如故。请你即刻来京,不要怀疑。”仆固怀恩竟不从。
22、
秋,七月五日,开始征收全国“青苗钱”,以给百官薪俸。
华杉曰:
这个“青苗钱”和宋代王安石变法的青苗钱不是一回事,王安石的青苗钱是贷款给农民,唐代宗的青苗钱是田赋之外的附加税。“青苗”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庄稼还没成熟,只是禾苗,不过,王安石的意思是,农民还没秋收,没钱,先贷款给他们搞生产。唐代宗的意思是,朝廷没钱了,都发不出工资了,等不及秋收再收刮了,现在就要把钱收上来。
本年,规定向每亩苗征税钱15文,用于发放官员薪俸。770年,再加入地头钱每亩征20文,也叫青苗钱,青苗钱合计35文。青苗钱是额外征课,本应向有青苗的田主征收,后来田无青苗者也被课征,税额越来越重。
23、
大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临淮武穆王李光弼,治军严整,指挥号令,诸将都不敢抬头仰视,谋定而后战,能以少制众,与郭子仪齐名。后来在徐州时,拥兵不朝,诸将田神功等不复禀畏,李光弼愧恨成疾,七月十四日,薨逝。八月一日,以王缙代李光弼都统河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行营。
华杉曰:
这一段,又应了孟子的义利之辨了,你义,跟你的人就都义;你不义,跟你的人就也对你不义。领导力,本身是一种道德力量。皇帝落难,李光弼坐拥重兵,却见死不救。田神功等人看了,李光弼在他们心目中就不仅“人设崩塌”,而且认为他已经失去了皇帝的背书和支持,于是“不复禀畏”,既不再畏惧他,有什么事也不向他禀告了。李光弼的威信没了,说话也没人听了,愧恨成疾,既羞愧,又悔恨,病死了。
李光弼和郭子仪的差距,就是他的私心。私心多了,领导力就没了。
24、
郭子仪从河中入朝,正赶上泾原上奏: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十万大军,将要入寇。京师震骇,皇帝下诏,命郭子仪率诸将出镇奉天。皇上召见郭子仪,问以方略,回答说:“仆固怀恩成不了事。”皇上问:“何故?”回答说:“仆固怀恩勇而少恩,士心不附,他们之所以跟着他入寇,是因为思念故土,都想回来。仆固怀恩本是臣的偏裨将,他的麾下,都是臣的部曲,必定不忍心以锋刃相向,所以我说他成不了事。”
八月十六日,郭子仪出发,奔赴奉天。
华杉曰:
郭子仪说仆固怀恩“勇而少恩”,“少恩”是关键,他对部下没有恩,跟他的,既没有升官,也没有发财,所以“士心不附”,大家心里并不拥护他。结合前面,李光弼是“不义”,仆固怀恩是“少恩”,这是他俩各自的毛病。
史书上讲名将,经常有一个词,说他与部众“以恩义相结”,恩义双全,那就结成死党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义的侧重点在于对外,恩的侧重点在于对内。因为你对内有恩,恩已经超过义了;对外有义,大家看在眼里,才能对你也义。
恩义之道,就是对内有恩,对外有义。
25、
八月二十九日,加授王缙为东都留守。
26、
河中尹兼节度副使崔寓征发镇兵,西征抵御吐蕃,为法不一。九月二日,镇兵作乱,抢掠官府及居民,闹了整整一夜,才被平定。
华杉曰:
崔寓“为法不一”,就是选择性执法,同样的事情,对不同的处理不一样。《孙子兵法》讲战争胜败的五条关键:道、天、地、将、法,道是人民对战争是否支持,天地是天时地利,将是将帅的能力,法就是军法是否有效。崔寓就是自己毁掉了军法。
27、
九月十二日,加授河东节度使辛云京为同平章事。
28、
九月十七日,任命郭子仪为北道邠宁、泾原、河西以来通和吐蕃使,任命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玉为南道通和吐蕃使。郭子仪听闻吐蕃逼近邠州,九月二十日,派他的儿子、朔方兵马使郭晞率军一万人救援。
华杉曰:
官职中加上“通和”二字,是给吐蕃看的,表示一个态度,我不想跟你打,否则就是“讨吐蕃使”了。不过,你要来,我们这些“通和使”可都是带兵的。
29、
九月二十五日,剑南节度使严武击破吐蕃七万人,攻拔当狗城。
30、
关中发生蝗灾,又久雨不停,米价一斗高达一千多钱。
31、
仆固怀恩前锋军抵达宜禄,郭子仪派右兵马使李国臣将兵为郭晞后继。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击败吐蕃于宜禄。
冬,十月,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军抵达晞州,白教德、郭晞闭城拒守。
32、
十月六日,严武攻拔吐蕃盐川城。
33、
仆固怀恩与回纥、吐蕃进逼奉天,京师戒严。诸将请战,郭子仪不许,说:“敌军深入我境,利于速战,我军坚壁以待,他们认为我们胆怯,必定放松戒备,那时候才能击破他们。如果马上交战,一旦不利,军心就离散了。再敢言战的,斩首!”
十月七日夜,郭子仪出军列阵于乾陵之南。
十月八日佛晓,天色未明,敌人大军抵达。敌军开始以为郭子仪没有防备,准备袭击,忽然看见大军已经列好阵势,惊愕,于是不战而退。郭子仪派裨将李怀光等率骑兵五千人追击,追到麻亭才回。
敌军到了邠州,十月十三日,攻城,不能攻克。
十月二十一日,敌军蹚过泾水逃遁。
34、
仆固怀恩南下入寇时,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征发士卒五千人,对监军柏文达曰:“河西锐卒,尽在于此。您率领他们攻打灵武,则仆固怀恩有后顾之忧,这也是救京师的一条奇计!”柏文达于是率军众攻击摧砂堡、灵武县,都攻下,再进攻灵州。仆固怀恩听闻,从永寿急忙赶回,派土蕃及浑部落骑兵二千人夜袭柏文达,大破柏文达,士卒死亡几乎一半。柏文达率领余众回到凉州,哀哭入城。杨志烈迎接说:“此行有安京室之功,士卒死多少有什么关系。”士兵听了他的话,十分怨恨。不久,吐蕃包围凉州,士卒不听指挥;杨志烈逃奔甘州,为沙陀所杀,凉州于是陷落。沙陀姓朱耶,世代居住在沙陀碛,就以沙陀为名。
华杉曰:
杨志烈要柏文达去打灵武,这是围魏救赵之计,攻其所必救,仆固怀恩必须回来救。但是,这条计还有下半截,就是围点打援,你知道他要回来救,就要在半路埋伏打掉他。杨志烈的“奇计”只安排了一半,就成了半吊子,损兵折将了。
他接下来的表现更加“半吊子”,祸从口出,丢了性命。他说错了话,是因为他的心不正。为将之道,爱兵如子,《孙子兵法》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对待士兵就像对待自己抚养的婴儿一样,就可以叫他们一起去跳深溪(冒险);对待士兵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去赴死。杨志烈把士兵当草芥,还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他忘了“兵可杀敌,也可杀将”。
战争是不得已的凶事,损兵折将,自然要吊哭;歼灭了敌人,也不可狂喜,因为敌人也是人,那敌军士兵也有父母妻子,他们侵略我们,是被他们的邪恶君主送上战场当炮灰。我们杀他们,是不得已的人间惨剧。这才是仁义之师的价值观,是将道,也是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