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拖延症”患者,而且一度以“拖延症”晚期患者自居。
就比如今天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算了一下距上一篇文章完成已经过去一周多时间了。
由于之前有段时间平均两天左右会完成一篇文章并上传,节奏一旦停下来了就很难继续了。
我没想过为这段停更的时间找任何理由和借口,只是会有一阵时间会感觉到心慌和焦虑。
这其实就是拖延所导致的心里变化,我真实的体验着这种感觉,确实难以适从。
刚开始的几天不由自主的焦虑,后面慢慢的也就释然了,和文丽的约定也就此“和解”了。
为了更新而更新,显然不是我来简书的初衷,我需要找回原来的那股冲动。
但是以个人亲身经验来说的话,大多数情况下,拖延真的不是件好事。
直到前不久,将买了好久又拖延了一阵才看的《拖拉一点也无妨》。
我才真真切切理解和接收了拖延的“正面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们中文的“拖延”语境中,严格界定的“拖延行为”是特指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推迟行为:(1)后果消极;(2)无必要,本可以避免。
2.
人都是具有惰性的,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几份道理。
但是很多自制力强的家伙肯定会义正言辞的反驳,好习惯都是靠坚持的,比如21天养成好习惯。
我也曾执迷于此类金言警句不能自拔,一度也曾以身试法,只是结果往往差强人意。
关于《拖拉一点也无妨》这本书,本身也是被作者拖了15年才完成的小书。
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哲学教授约翰·佩里,很早之前就提出了“结构拖延法”的方法。
本书的宗旨并不是教人如何“战胜拖拉”,而这之前我一直在寻找各种办法来对抗拖拉。
事实证明,想要战胜它,不如先学会如何接收它。
作者希望的是拖延者们不再从心理上“对抗”拖延,而是学会“接收”自己的做事习惯,并聪明的利用它。毕竟,焦虑和罪恶感只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畏难心理,调整待办事项清单。
因为你会发现,尽管你做事有点拖,但你在想方设法多做事。
如果你的情况正是这样的话,那么比起千方百计地改掉拖延的毛病,你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正事上,去做更加重要的事情。
或许你现在就该关掉电脑或手机,去做更重要的事情了。
3.
看懂本书,其实只需要理解一个概念就可以了。
无庸质疑,肯定就是“结构拖延法”了。
每位拖延人士,都会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往后拖。“结构拖延法”正是一门关于如何利用这一消极特征、让它为你服务的艺术。在这个概念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
"结构拖延法"正是利用了拖延者的这种心态,为某人必须完成的那些任务梳理出一个结构来。你把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按重要性列个清单,在脑子里想想也行,或者专门写下来也可以。把看起来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头,但也要有些其他值得一做的事位列其后。于是,完成后边这些任务,就变成避免去做清单最上方的任务的一种手段。
实际上,实践结构拖延法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的。
当然,实践这种方法也是需要前提的,即事情本身不会凭空消失,而是延迟完成而已。
就如同我们延迟满足感一样,因为清楚的知道完成这件事情带来的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
写到这里,感觉之前因为拖延写作所带来的焦虑和罪恶感全都烟消云散了。
好吧,我成功的运用了结构拖延法的第一步,即全盘接受由拖延带来的感受。
不拒绝,不对抗,不纠结,清楚的知道这种感觉存在就好。
看来我又为自己的拖延成功的找到了合理的理由,感觉好像还不错的,不信你也试试看。
其实拖拉一点真的无妨,只是你真的学会拖延了吗?
无咖啡,不时光。
大卫的咖啡时光,随时准备与你邂逅在某个特别的咖啡厅里。
如果你也有自己喜爱的咖啡厅去处,请一定要推荐给我,在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