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劳动是我们治国治家的美好品德,然而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无需劳动,要么觉得可以交给机器人去做,要么觉得自己真的很忙没时间,要么觉得花点时间请人做。请你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主题,向全校师生作一篇演讲。
上面这是今年高考作文话题。监考第一场,第一时间到题目,我想起了去年的中国梦、丝绸之路等很大的话题,觉得今年的话题总算是降下来了,降到学生们脚下的生活里了。这个话题,比起时政、大事件、看新闻,真的是微小到尘埃里去了,以至于平时备考的专家和学生,估计都想不到吧。而且体裁是面向全校师生的演讲,作文的功能性和目的性、读者对象非常明确,非常现实,这个角度上来讲,学生只能从务实的角度去写这个演讲稿,一切虚的都不起作用。
如果我是改卷老师,我希望看到的亮点,要么是严密的逻辑说理来说服听众,要么是像马丁路德金那样慷慨激扬的说理和抒情,要么是根据自己的真情实感细节生活,来得出大家要热爱劳动这个结论。如果只是文绉绉的摆故事、引经据典,而落不到学生的平常生活和学习中,那定不能得高分。当然这个话题要说大,也有他大的方面,我们经常会说中华民族有着勤劳能干的传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财富积累也无不是基于勤劳工作的基础之上,但是这些只是引用即可,最终还是要落到你面前的同学平时的生活点滴中。
至于对劳动这个话题,我也是有有我自己的看法。
可以说,是劳动塑造了我。我在农村出生在农村成长,父母是勤劳的农民,他们的勤劳从小就像基因遗传一样,传到我的行为和思想里。记得还是小学时,夏天我放学回家爸妈都还在劳作未回,我自己吃好妈妈早上做好的饭,然后提着一家人的衣服去村里的水塘里洗;在我还不够力气时,我就下水田帮爸妈拔秧插秧;小学下午放学后,我都是背着书包直接去爸妈劳动的地方帮他们干活、或者放牛;而中学由于要上晚自习,我回家吃完饭后一般都给家里拔一筐猪草,然后去上学。我的小学到初中都是走读,印象中别人上下学都是结伴而行有说有笑甚为欢乐,而我总是很自觉地自己挤时间,帮家里做点事,因此都是一个人上下学,因为一个人走可以走的很快。
记得高中时,我到市里去上的,就很少回家。那时暑假经常学校统一补课,而暑假是家里最忙的时候。记得补课期间经常有高温假,而一到高温假,我就赶回来,帮父母减轻负担。那时,去市里上学得先去附近的一个村搭大汽车去,而我父母种了邻里好几个村的很多地,有一大片便是在我家和搭汽车的地方中间,于是每次早上上学时,我都三点多跟父母一起起来,带上书包和父母去一起先去田地里干活,比如拔秧、割水稻等,等到六点多就上田埂洗脚穿鞋搭车去上学。
我这种内置的劳动习惯,真的就是从小就看着爸妈劳动太辛苦,自觉的想帮他们减一点负担。这种自觉和勤于动手,从小就塑造我了我,现在在我的各个方面都有提现。我自己也以之为幸!我作为一个偏僻山村的孩子,如今能在大城市求得一生村,我把我的今天归功于这种从小劳动的行为和思想。
直到今天,每年春节我父亲贴在门前的对联的上联都是亲笔写的:万载幸福勤当先。这句话应该是从我不认识字开始就写的,但是也是近些年来,我深深的认可这句话,反观生活时,才回头再去看这句话。
关于劳动,记得初中学政治时,说是劳动是区分人和动物的本质。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室的一百条建议时》,也是在基于动手劳动的理论上。蒙特梭利的教育也基于儿童的动手做工作收拾玩具。我想,毛主席当年让青年们上山下乡,也是觉得劳动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和品质吧。前段时间郭晶晶和霍启刚也是带他们的孩子去农田插秧体验生活。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男性在家不劳动的现象比较普遍,我老公就是这样,我觉得这给我的生活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包括我家公,听说年轻时也是家里再忙都不搭把手的,家里大小事都落到我婆婆身上。而我婆婆现在火爆的脾气,我觉得就跟这个很有关系。还有在平时工作中,面对老是不作为的同事,我们也是很不喜欢的。
而学生们呢?每次初一一上来,发展现他们连扫地都不会……平时书包乱糟糟,资料总是找不到,丢三落四,做事不靠谱没效率,不尊重别人的劳动,这些,都是在没有劳动的历练下的孩子。估计,在家,他们也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而这种责任意识,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做起来,将来也是成人未成年。
不过说到今天的科技代劳,我觉得是很大的进步,你很难想象,我要工作要生活要学习要照顾孩子,若还要手洗衣服亲手扫地的话,那肯定是虎顾不来的,这时怎能不感谢洗衣机和扫地机呢?
我并不觉得劳动会是一件过时的事,相反,任何时候都要这种能力和精神,只不过形式会随着时代变化有所变化,但这种能力和精神,你能不能,和你能而做不做,是两种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