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的日子,就是平凡的,琐碎的,悠长的,油盐酱醋的。
每一个屋檐下,每一盏灯火下,都有各色的日子。
厨房里的调味架上,总免不了有一瓶味精;白色的粉末放在瓶子里,在每一道家常的菜肴起锅前,被轻轻地撒下一些些。于是,菜肴的味道,变得格外地鲜美了。
然而,小保家的厨房里,却没有那一小瓶味精。
小保的太太小黄老师,从不在菜肴里放味精的。他们全家没有人对味精过敏。而是,小黄老师感觉味精是化学合成物,不过是刻意将人的味蕾吊出那种过于极端的鲜味。她烹饪调弄的菜,一律是原材料的真味道。少油,少盐,酿造的酱油,还有白糖,还有酿制的醋,让她把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子的味道,调理成形形色色,也烹制出精彩五味。
新年里,我们夫妇带了女儿去小保家吃饭。小黄老师没有大动烟火,烹制了一桌味道很“斩”的好小菜。其中影响尤深的有两道菜肴。
一道茄汁明虾,少许热油中翻炒,喷少许料酒,投几片生姜,旋即以少许精盐吊咸味,再用白糖和茄汁调制出酸甜恰当的鲜味。一口下去,明虾鲜且嫩,酸中带甜,茄汁淋漓,满嘴流淌。
一道素菜-菌菇西兰花,胡萝卜切片,新鲜蘑菇和干发冬菇切块,与西兰花同炒;放很少的油,一点点盐吊咸,一点点糖吊鲜;翻炒中,蘑菇香菇的特别鲜香渗入西兰花;装盘后,红绿百黑,色彩斑斓;品尝一下,感觉清新适口。
到了秋天,小保全家乔迁新居。我们在国庆假期前去参观。小黄老师又轻调慢弄,让我们品尝一桌别开生面的无味精家宴。
一碟红烧乳鸽,据说必须选肥嫩的乳鸽,放了酱油料酒生姜香葱和糖,在炉子上慢慢煨煮,及至汤汁收干酱色深浓,便起锅斩块装盆。此款红烧鸽子吃在嘴里,酥而不烂,鲜汁横溢,回味绵长。
一盆蘑菇芦笋,青青白白,芦笋借蘑菇天然之鲜,蘑菇籍芦笋清新之香,吃来温润甘纯。
一碗红烧萝卜,简单平和;选时令圆白萝卜,去皮,不用先绰水,直接下锅煸炒,慢慢滗出萝卜中的水分,再放入适量酱油和糖,等萝卜酥润入味后,投入少许青绿的大蒜叶,起锅装在大碗里,一派家常里井的香气弥漫开来。
一煲素菜牛百叶,玉米,胡萝卜,各色菌菇,加上牛百页,文火慢煲之后,汤色清澈,各味相融。喝一口,顿感温暖舒畅,鲜味回转。
朋友众人,都是食指大动,胃口大开。一桌没有味精的菜肴,却让大家回味隽永。
现在一般人等,甚至饭店大厨,烧菜煲汤,大多是鲜味不够味精来添。小黄老师何来如此神奇之功?问及奥秘,小黄老师淡然笑语:每样菜,都有自然的味道。调理得当,就可以品尝到真实的味道,那才是真本之味。味精一加,真味全无。现在崇尚自然,清淡一点,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我等听了,似有所悟,然又难懂其中玄机。
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感悟到,原来我们也可以这样地生活。
烹小鲜,调理自己的生活。
不放味精的菜肴,照样美味鲜香;
不放味精的日子,照样可以平和甘甜。
厨房,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部分。家庭的温暖,常常来自厨房里那一锅等待晚归者的浓汤。
城市的,乡村的,万家灯火中的厨房,每天都在演绎一篇温暖的故事。
平和清淡的日子,不放味精的日子,老百姓的日子,平常的日子;一碗一盏,一杯一碟,都是生活的味道。
不放味精的日子,亦是一种人生的况味吧。
上海亨利
2007年10月22日
2014年8月7日修改